第623章(1 / 2)

然而,就是这一步,却被人半途拦截。

那是一支奇怪的黑甲军。

他们挡在了通往皇城的必经之路。

而彼时,诚王大军的后骠营,刚好进入城门。

直到那一刻,郭陶也还没当回事。

这本就在他们的计划中。

千余人马进城,不可能没有一点动静,被京营守军拦截,不是理所应当的么?

不是他郭陶瞧不起京营,实是此军骄奢,那些娇生惯养的勋贵子弟能打仗?

打鸟还差不离。

这些乌合之众,根本挡不住诚王精锐。

然而,就在郭陶满心以为,诚王会下令前锋进攻,杀他个片甲不留之时,诚王居然毫无征兆地拍马上前,径直冲到了两军阵前。

好吧,这也不算太出格。

王爷本性好杀,郭陶想着,或许王爷这是要身先士卒打个头阵,以激励士气。

可他却万万没想到,诚王冲至阵前后,竟然甩蹬下马、双膝及地,当着两军数以千计的将士的面,灵敏地在雪地上滑行了数丈之远,直至敌将马前,随后嘶声干嚎了一嗓子:

“本王降了!”

三军登时大哗。

更让人吃惊的是,吼完了那一嗓子之后,诚王居然反身便站在了敌军之首,如同得胜的将军一般挺胸鼓腹、顾盼自雄,得意洋洋地喝道:

“天子圣明,本王与尔等逆贼,势不两立!”

第419章 胡同

自诚王跪地滑行数丈之时起,郭陶的脑瓜子便彻底、完全地僵死了。

一丝儿风都透不进的那种。

甚而就连记忆都很混乱。

唯有无穷的、无边无际的震惊。

诚王,乃今夜举事之首。

若无他这个大齐皇族在前,则那些文人书生、清流士族,又以何等名目兴兵?

师出无名,那是等同于谋反的啊!

而诚王的存在,则会让一切都变得名正言顺。

而此刻,这个本该充当门面的王爷,却当着所有手下的面儿,降了。

这是人干的事儿?

早不降、晚不降,两军方一接阵,他立时反脸不认人了,真是想想就叫人气血翻涌,恨不能再晕过去几天几夜不带醒的。

且,从诚王方才的表现来看,临阵倒戈,绝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

换言之,王爷不仅早便知晓会被黑甲军拦截,且还打定了主意,要将手下这千余精锐(包括郭陶在内)的大好人头,尽付此役。

只因非如此不足以其表忠;非如此不足以其称臣。

而在预谋这些时,诚王表面上诸事如常,还屡屡在郭陶面前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杀昏君、复大齐”。

真是演得一场好戏。

思及至此,郭陶心头忽地一凉。

慢着,演戏?!

诚王居然会在自个儿号谋士的眼皮子底下演戏?!

那岂非表明,王爷早就对他起了疑?

此念一生,郭陶顿觉寒意砭骨,浑身的血都冻成了冰,而他思绪亦因此陡然清晰。

应是如此。

不,是必定如此。

王爷必定一早便有了猜忌之心,甚或他很可能已然查清了郭陶背后之人,却始终隐忍不发,为的就是不打草惊蛇。

此乃郭陶身为谋士的判断。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

此外他亦承认,这些日子他确实是粗疏了,看扁了这位精于演戏的王爷。

不过,他也给自己留了底牌。

譬如,在出发之前,郭陶便在甲衣下套了一身京城百姓最常穿的葛布棉衣,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