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张瑞年一行刚回到家,张家大房的张丰年和其妻李氏听闻消息,也赶了过来。柳长青自然是挂心得很,却终究是张家一家要商量家事他不便在场,只悄悄和张秋萤打了个眼色,就回到了自家院里。
堂屋里坐满了长辈,张宛知吩咐老二下去煮茶候着大人差遣,然后就马上拉着张秋萤去了里屋,徐氏离出月子还差几天,刚才急得差点就不管不顾地出了门,被张宛知死死地抱住拦下了。
因着张秋萤上头有两个姐姐,老大张宛知更是温婉贤淑,知书识礼,做饭裁衣,针织女红是样样都拿得起来,又比张秋萤大着这么许多,所以平日里徐氏也没为这小女儿多操什么心,多半都是老大在带老三,在徐氏印象里张秋萤是这几个孩子中最好养的了。
而张秋萤虽然性子大大咧咧的,但粗中有细,聪明伶俐,还知道疼人。自从知道徐氏怀了弟弟,更是乖巧懂事起来。每日里虽然还是大半时间都跑出去玩闹,但忽然早起入夜两问安,先问娘亲怎么样,再问宝宝好不好。徐氏问过老大老二,竟不是她们教的。徐氏这才觉得小女儿竟是出奇地贴心。
再加上生下小儿子之后,这孩子知道自己没奶水,从柳公那里听说鲫鱼汤催奶,偷偷地撺掇着柳长青带着她夜里去偷鱼,自己月子里喝得这些个鱼汤,既是长青的人情更是她的功劳。
刚才听说了她被打,还是被郝家的人抽了鞭子,徐氏只觉得心肝肉一下子全疼了起来,眼泪当时就急了下来,就要下去找郝家人拼命。是宛知死死地拉住了,说着谁谁谁都去了,又说着月子里掉眼泪害眼睛,还差这几天千万别功亏一篑。恰好小儿子听到争执醒了过来,一阵子地大哭大闹,这才把徐氏拖了下来。
这边张秋萤看着大人们严阵以待的表情,忽然也领悟到自己打架这事儿似乎不能简单了结了,说不定就成为什么导火索,让素有嫌隙原本就关系紧张的郝张两家大动一场干戈,一下子心里生出了无穷的后悔来。
这边跟着大姐一进屋,看到徐氏歪在床头怀里抱着小弟弟,还泪眼婆娑地看着自己,立刻更加难受了。眼瞅着徐氏心里又悔又愧,又急又怕,眼泪就掉了下来,张口就认错:“娘亲,我错了,我惹事了。”
徐氏看到她棉袄外面的罩衣破破烂烂的,还少了半边袖子,发髻散乱插着草叶子,还一身的土灰,再一细看脖子那里一道醒目的鞭痕,已经由红色变成了青红色,周边都肿起了檩子,一进门还眼泪巴巴地跟自己认错。这么一看忽然心里跟着闺女泛起无穷的委屈来,喊一声“儿啊”伸手搂过张秋萤就哭了起来。徐氏一哭,张宛知也跟着抽搭起来,小儿子一看都哭了,更是踢蹬着小脚跟着扯着嗓子嚎起来。
这堂屋虽然和里屋隔了两重门帘一个书房,但到底距离并不算远,这边娘儿几个放声一哭,堂屋里众人立刻就听到了动静,张瑞年气愤地将茶杯往地上一掼,铁青着脸道:“这郝家真真欺人太甚!”
这边张丰年和李氏其实也没细细地询问张秋棠怎么回事,张秋棠哭着跑回来报信的时候,李氏只是拉着闺女左瞅右看是否也挨了鞭子,听张秋棠边哭边说自己没事,说郝世进挥鞭子的时候,张秋萤跳到了石头上站在自己前面,所以是她挨了打。一时之间,还认为是张秋萤护着堂姐自己挨了鞭子。
再怎么也是自己亲侄女,一方面感激一方面也是心疼,立刻也跟着愤怒了起来。当下张丰年扭头就吩咐大儿子张靖远道:“去!现在就去!把咱本家的几位叔伯兄弟都给我找来去!”
李氏也跟着吩咐道:“托人快马给你三叔带信儿!让他也回来!”
张靖远一直站在那里想着些什么,闻言并没有立刻出去,而是一躬身行个礼说道:“爹娘、二叔,你们先别急,我有几句话说。”
张靖远自从中了秀才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