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上共纾国难,前桥读者那张慷慨陈词的倡议书,落款处是个令她眼熟的名字:姃瑞。
姃娘子也在为国焦心吗?她还怀着孕呢,应有八个月了,这让前桥担忧,却因重任在肩,无暇停下拜访故人。
逃离春台的空缺被北上义士补足,外来者带给新塘的匆忙和慌乱,竟激发了本地居民的报国热情,她们纷纷将房产田地卖了换成铠甲和战马,有者向北投奔固砾,有者往西赶赴大亭。
在春台,前桥等人进行了最后一次停军修整,春台府尹奉命在官署接待储君,前桥提及新塘所闻,春台府尹也唏嘘不已。
“新塘有好几家大户牵头,纠集了大族显贵与平民,置办齐铠甲、兵刃和战马,自愿去固砾投军。”她说到此处,叹息道,“春台的富户都卖了产业往南跑,新塘则是往北去。当地有个竹萱楼,本来是新塘一绝,掌柜前几日刚把产业卖了,连同手下那几个妓姐儿,将家当换了粮米和战甲,说是要送到固砾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