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早饭的功夫,兴武帝也想出了新的名字:“朕的麟儿是天降之女,天女当然要住在仙宫,就叫九华宫吧,寓意一座地处九霄云外、华彩繁盛之宫,正衬你的灵微之名。”

庆阳没见过九霄云外是什么样,但几个新词听下来,她便觉得这名字很好听,她的父皇也特别厉害。

小公主嘴上没说,亮晶晶的眼神全都表现出来了,兴武帝摸摸胡子,越发为自己年少时没钱也要想办法读书的举动感到骄傲,不然他能教给女儿的可能只有粗鄙的屁啊尿的。

“不过搬家的事不急,等年后春暖花开了,朕让工部好好给你修修。”

.

在父皇那里得了准话,晌午庆阳又跟着三哥一起往回走,然后跑到承明宫隔壁的翠云宫前,指着宫门上方依然悬挂在此的旧匾额道:“父皇说了,明年把这里改成九华宫,做我的宫殿。”

秦仁:“九华?为什么要改名?”

小公主得意洋洋:“父皇说我是天女,要住在仙宫。”

天女就是仙女,三岁孩子也知道这是夸人的话,还是第一等的最高夸赞。

秦仁熟练地给妹妹捧场:“对对,还是九华宫更适合妹妹!”

庆阳再去看几步外的张肃。

数月的近距离相处,张肃也掌握了一些与小公主相处的窍门,小公主的话是必然不能反对的,小公主高兴的时候他们要装作也为她高兴,小公主不开心了,他们必须顺着她哄,否则就要应对小公主更多的纠缠与脾气。

所以,张肃迎着小公主似乎在征询认可又隐含“你敢不认可”的威胁之意的视线,配合地道:“是很适合殿下。”

小公主满意了,趴到两扇有些掉漆的木门前,透过门缝打量即将属于自己的宫殿。

等小公主看够了,秦仁再带妹妹、张肃回承明宫吃午饭。三位皇子,除了秦弘早早就与秦梁分开吃饭了,秦炳、秦仁都是与自己的伴读同桌而食。

饭桌上,庆阳瞅着对面的张肃,问:“明天官员们要放年假了,你是不是也要回家了?”

张肃放下筷子,答道:“是,下午上完武课,我便要出宫了,过完年再回来。”

庆阳舍不得,却又知道张肃很想他的父亲母亲哥哥们,如果她命令张肃留在宫里陪她,张肃会很可怜。

因为即将分别,庆阳今天只睡了半个时辰的午觉,然后跟三哥、张肃一起起床,再跟着他们去了演武堂。

秦炳逗妹妹:“怎么,你也要学武了?”

庆阳知道二哥在戏弄自己,瞪了回去:“我还小,过两年才能学。”

秦炳:“三岁能读书,那三岁也能练武,我看你就是怕吃苦。”

庆阳绕到三哥另一边,不理他。

武先生过来了,先询问小公主是否要跟着学,得知小公主只是过来看看,武先生笑了笑,再收起笑,带着六个大的打了一套拳法活动全身的筋骨,跟着就是武课第一项:跑步。

秦仁、张肃要绕着演武堂的空地跑两圈,秦炳、袁崇礼跑三圈,秦弘、秦梁是四圈。

除了秦仁立即面露悲苦,其他五个神色都很平静,仿佛已经习惯了。

六人按照年龄排成三组,隔了十步的距离相继出发。

解玉让小太监去搬了一把椅子来,请小公主坐到椅子上等,椅子上还铺了一层柔软的垫子。

冬日午后的阳光不是很暖,还吹着凉飕飕的小风,小公主戴好狐皮兜帽,舒舒服服地窝在宽大的椅子上,只露出一点点白净的下巴。

已经习惯练武之苦的秦弘带着秦梁最先跑过来,看到这样的妹妹,秦弘都忍不住生出了一丝羡慕。

秦炳跑过来时,他没觉得羡慕,只是凑过来将妹妹的兜帽掀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