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镇上逛逛!”陈宝音回答道,顺手摸了一把兰兰,“不用读书,带着金来玩去吧。”

这孩子太乖了,小小年纪,就不爱玩乐,看得人心疼。

“是,姑姑。”兰兰点头。

说话间,陈宝音已经窜上前,扒上了车。

“跟个猴儿似的。”陈二郎笑道,“这天要是再黑一点儿,我真以为是个猴儿跟上来了。”

惹得陈宝音捶他:“你等着,回家我就告诉娘。”

“你这么大了咋还告状呢?”陈二郎拍开她的手。

“那我告诉二嫂。”陈宝音哼了一声,把手收回手筒里。

陈二郎笑了一声,扬鞭子:“驾”

车子走到镇上时,天已经发白了。他们走到市集上,找了个空位,把摊子支起来。

陶罐里煮着大骨头汤,文火煨着,慢慢的香气就飘出去了。左边是个卖菜的,右边是个卖柴的,不时往这边看。

面是提前煮好的,揉得筋道,不怕黏糊。车板上摆开一只只碗,面条按照大小碗放进去,撒上切好的肘子肉,还有青白相间的小葱。

“哟,咋卖啊?”卖柴的大叔先开口了。

陈大郎转身过去,回答道:“小碗八文,大碗十文。”

“你们这肉切得够薄的。”大叔眼神好,瞄了几眼说道。

陈大郎抿紧嘴唇:“嗯。”

倒是陈二郎笑了一声,说道:“是吧?我嫂子的刀工一绝,面揉得也筋道,咬一口下去,弹牙!您来一碗尝尝?”

“来一大碗。”卖柴的大叔说道,掏出钱袋子,数着铜钱,“不要肉是啥价儿?”

愣了一下,陈二郎没敢答,看向宝丫儿。

陈宝音却没说话,而是看着大哥大嫂。

陈大郎便想说,这面是加肉卖的,不加肉不卖。就听钱碧荷温声细语地开口了:“素面大碗是五文钱。您来一碗?”

她穿着干净的衣裳,头发挽得整整齐齐,温声细语的开口,倒让大叔不好意思起来了。又数出五文钱,一共十文钱递过去:“咱就问问,咱要加肉的,咱砍柴,不吃肉能有力气?”

钱碧荷笑了笑,从瓦罐里舀出两勺热汤,浇进碗里,又给他切了两片肉,说道:“您是咱第一个客人,咱送您的。”

“敞亮!”大叔很高兴,接过去,呼噜噜吃起来。

作者有话说:

二更~大家明天见!

=

? 70、算账

“好吃不?”陈二郎问, “滋味儿咋样?您吃得惯不?”

大叔从碗沿上瞅了他一眼,没应声,呼噜噜把一大碗面条都吃完,才一抹嘴, 把碗筷递还回去:“头一回做买卖吧?”

陈二郎笑着道:“您老看出来了。”

大叔“嗐”了一声, 说道:“瞧你们紧张的,我一个人吃饭, 你们八只眼睛盯着我。”

几人便笑。

大叔又道:“滋味儿不错, 面也揉得好,放下心。”

听到大叔这么说, 几人同时松了口气,尤其是陈大郎, 吐气的声音太明显了, 惹得大叔指着他道:“不是我说,你啊,你面嫩, 白长个大个儿, 连句话都不会说。”

陈大郎窘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只能道:“是,是, 您说得是。”

作为他的兄弟,陈二郎看不过去, 笑呵呵道:“我大哥口笨, 不像我, 但他做事踏实啊, 一是一, 二是二, 又本分又实在。您刚吃那面,筋道不?就是我大哥揉的!”

大叔道:“你刚不是说,那是你嫂子揉的吗?”

陈二郎便哈哈一笑,说道:“他们是夫妻,谁揉不都一样吗?夫妻一体,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