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前把我带走。”
“经典谋逆是吧。”我有点无语,人无语的时候就会笑一下,“太好了,准备找人伪造圣旨吧。说真的我觉得这个套路太老了,大家都喜欢争储吗。”
“喜欢啊,居于庙堂者,追逐从龙之功所许的巨大利益,居于江湖者,喜欢这种激烈冲突带来的巨大刺激感。还好他遇到的是我们两个,不然这种把戏就要奏效了。”宋式玉又开始发挥职业病了,“太好了又是素材,我要先记下来。”
我看着他熟练地从书架抽屉里面翻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写画画。
算了,他高兴就好,这种小事还是别管了。
第二十三章
我和宋式玉列了名单交上去,皇帝把那个名单上面的所有的宗室子女都接入宫中教习,搞了一出障眼法我和宋式玉各写了三个人,由于我和魏王妃见了面,为了保险,我没写魏王的幼子,而是宋式玉写了那个孩子的名字。
魏王幼子确实很像宋式玉写的推荐词那样,天资聪颖,行事有法。我还写了一个小姑娘进去,是个小郡主,她还会给我糖吃,所以我怀着感恩的心把她写进去,决定让她进去学一学,这对她以后有好处,但是皇帝还是不要当了。
皇帝那个位置,做好了会累死,不好会被人弄死,还要钉耻辱柱上面唾骂,实在不是好差事。
小郡主的母亲是安平郡王妃,是个为人和善还没什么脾气的姊姊,安平郡王封地在湖广,我和她有些私交。她在得知女儿被选上后急匆匆跑来我府上劝我把她女儿送回去,理由是女儿才五岁。
“五岁小孩进宫就纯去玩的,”我这么安慰她,“写来凑数而已,正好去学学规矩礼仪。”
郡王妃松了口气,又半信半疑地看向我:“真是去凑数的?”
“真陪跑位,不会上的。”我百般承诺,终于把郡王妃送走。
这六位嗣子是专门找了在京大儒教学的,为表重视,内阁学士们也要时不时去讲两节课,大家都很高兴,宁愿去带小孩都不愿意工作。刚刚懂事的小孩子多可爱,小妹妹还会偷偷给你糖吃,这不比天天在内阁面对冷冰冰的工作和苦哈哈的同僚爽。
“这太好了,”礼部尚书是个看起来就气血虚的老哥,老哥叫孟余,座位一般常驻在文诗婧旁边,脸上耷着比眼睛还大的黑眼圈,每天看他工作都怕他猝死在旁边,“可以休息摸鱼了耶”
“我觉得你别工作了,”文诗婧看了害怕,“你也别去讲学了,我觉得你去睡觉吧。”
“我觉得我可以”孟尚书走出去两步,啪叽一声,脸直挺挺地朝着地板砸去,正式昏迷不醒。随之而来的是文诗婧的尖叫声:“传太医啊有人猝死了”
于是他的讲学被宋式玉代劳了。宋式玉看着脸色比他好,可能是因为我帮他工作了一部分的缘故。我看着太医把晕过去的可怜人送走,走了一趟太医院。
“没啥事,累昏过去了。”老院判提笔写方子,一边写一边捻胡须,嘴里长吁不断,“叫孟大人没事喝点补气血的吧,这对他身体好年纪轻轻的咋身体这么差呢。”
“议政太忙了吧。”我苦着脸笑笑,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不过能为圣上分忧也是好的。”后面这句是补丁,加一下看看有没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果然,老院判捻胡须的手法一下子重了,他也开始叹气:“圣上……哎,圣上的情况也……哎……”
可以了,言尽于此。我和老院判表达了一下对皇帝的关心,以及暗示他给皇帝也补一补就去派人通知孟家来领人了。多余的事情就不要做了,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