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过神,俯身下拜:“臣并未对其他几位王爷的子嗣有过多了解。”

简单来说就是我不知道,装糊涂永不过时,提一嘴就会被认为和谁有染,那就干脆不要提。

皇帝有些失望地收回目光,我不知道他在失望什么,也不太想要知道。他叹了口气,就政事谈了谈相关内容,我一一作答,皇帝觉得没什么意思,就叫我退下了。

在走之前,他意味深长地留下一句:“宗室有适龄子弟,卿可察看,如有合适者,便上书与朕。”

我感觉他这话应该也会对着宋式玉说一遍,有种提前预判的感觉。

看吧,他又要激化矛盾了。这种话要是传出去都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我府上骚扰,虽然我估计他不会把这种事放出去大肆宣扬。

我离开了福禄观,进轿子里回想着当时宋式玉和我提出来的两种方法,觉得宋式玉的方法还是不太可取。他想当权臣,我想当贤臣,这就是我和他的最大区别。我比较贪心,想要的会更多一些。

燕王世子年十六,性宽和,美姿容。之前宫宴见过几次;晋王次子则是素有才名,我倾向于前面那一个。温和宽厚的,能够容得下前朝臣子的君主。

年轻化的朝堂也是有弊端的,皇帝不一定压得住前朝这些没大他几岁还老谋深算的臣子,特别是身上还带着一些“两朝元老”之类的头衔的。一般要么是朝廷架空皇帝,要么是皇帝直接肃清朝堂。

皇帝没能力是可怕的;皇帝有能力就更可怕了;皇帝要是像文德帝这样的,完了,等着重开人生吧。

幼主在这个时候倒变成了不错的选择,所以我会把那个魏王的幼子放入考量范围。这样大家都有缓冲,到时候该退休退休,该继续干继续干,可塑性也不错。

主要问题是那位难搞的魏王妃,这才是重头戏,我不想和这类女人对上,因为同类往往很了解同类。

要看能不能居中协调,我本人有四十五岁辞官出门去玩的意向,如果能够平稳退休最好。

我要找个时间和这位王妃见一面。

第二十一章

魏王妃大概是真的很想要进步,显然消息也很灵通。拜帖递得很快,时间约在我的休沐日下午,我美美睡到中午,然后被沈桃拖起来梳妆打扮。

“娘子中午想吃什么?”沈桃亲自替我梳发,“下午接待贵客,娘子切记千万不可怠慢。”

我觉得她这话说得很不对劲,挑了挑眉:“我以往有怠慢过贵客吗?”

“沈桃失言,请娘子赎罪。”沈桃握着发梳,从头顶梳到发尾,梳妆台上放着金玉簪钗,话语里倒是看不出来有什么道歉的意思,“毕竟尚书府久不待客了。”

也是。我懒洋洋地画眉,想着魏王妃会给我带来什么惊喜,毕竟是谈交易,自然要看筹码。

虽然我也算不上是什么主动方,并且说实在的,朝堂重臣私会宗室是大忌,但如果是官眷呢?皇帝会怀疑到什么程度?

想这些其实没什么意义,毕竟皇帝也已经很久没有出过宫观了,他还有多少耳目,实在是值得考量。

魏王妃来的时候已经日到中天,我坐在花厅沏茶,女人穿着锦绣华服婷婷袅袅地走过来,朝我见礼:“见过次辅大人。”

我回礼,邀她入座。给她上了一盏茶,是平日待客的碧螺春说起来这还是宫里赏赐下来的,只是我平常不太喜欢这位王妃倒是看起来很喜欢,希望她不要想到什么奇怪的地方去,我没有刻意看中她的儿子,希望她有自知之明。

两个女人,一个坐在主位,一个坐在客位,相互对着喝茶,谁也不说话。这位王妃很能沉得住气,直到喝完一盏茶,她才缓缓带着得体的笑容开口:“我来此,不是为了向大人举荐我自己的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