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蝉送上她在船上画的《青山松林图》,她按着老先生的喜好琢磨的,老先生果然很喜欢,连连称女子。
第二天开始,谢嘉琅带着谢蝉到处逛。
谢蝉去了好几个集市,看安州什么买卖生意好。她什么都买一点,暗暗猜测行情,她想去哪里,谢嘉琅就带她去,什么都不问,上车就坐在那里看书。
过了几天,青阳提醒谢蝉准备新衣裳:"过些天就是王爷的大寿了,王爷与民同庆。到时候在长街举办庆典,可热闹了,有唱大戏的,演杂剧的,还有……"
青阳脸一红,不说了。
谢蝉追问:"还有什么?"
青阳支支吾吾一阵,转身跑了,不一会儿捧着一张帖子回来,"郎君,文家的帖子。"
谢嘉琅回安州后,陆陆续续有帖子请他去赴宴,都是他在州学的同窗。他能推的都推了,说自己带了妹妹来,要带妹妹各处狂逛。
文家便特意打发仆妇过来,说请谢嘉琅和谢蝉一块过去,文家有个小娘子,只比谢蝉大两岁。
谢蝉换上新衣,和谢嘉琅一起去文家拜访。
文家小娘子宜娘拉着谢蝉的手,不住地夸她好看,带她看园子里的荷花,和她约好王爷大寿那天一起登楼看杂剧表演。
谢蝉逛了几天下来,叫青阳去请泥匠,垒两个泥炉,然后买一批肥鸭,备齐松枝等物,天天在府里做焖炉鸭,香气飘得满院子都是,隔壁邻居忍不住上门问他们的焖炉鸭卖不卖。
整条巷子的人家都被馋得过来叩门,只有谢嘉琅能专心致志地看书。
转眼到了王爷大寿那天,长街的彩楼、戏台前一天已经搭好,庆典还没开始?街旁人头攒动,都等着看女伎登台表演。
文家的马车一大早来接人。
谢蝉穿上簇新的衣裳,头上束丝缘,等着出门,青阳过来道:"郎君说他今天要写一篇文音,不去了,九娘和文家小娘子一起去吧。"
"哥哥不去?"谢蝉走到书房门口往里看。
谢嘉琅坐在案几前,背对着她,手里拿了一卷书。
"那我去了,哥哥好好用功。"
谢蝉坐上文家的马车,到文家和文宜娘汇合,说笑几句,看着车窗外比肩接踵的人潮,她忽然意识到什么,辞别文宜娘,要进宝送她回去。
第39章
天亮得很早,晨曦初照,朝晖刚落在柿子树树冠茂盛的枝叶上,谢嘉琅就醒了。
他和往常一样,先在院中练一套拳,洗漱换衣,翻开一卷书聚精会神地看,听见城楼方向隐约传来开坊的钟声,收拾好书案,起身去谢蝉的卧房, 准备叩门叫她起来。
一年到头,除了上元灯节,就数为王爷贺寿的庆典最热闹,谢蝉很期待,这几天提了好几次, 庆典上要吃什么都想好了。
谢嘉琅站定,手刚抬起来,平时执笔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抽搐一下。
他垂眸,看着自己的右手, 浓眉微皱, 站了片刻,转身回房。
青阳忙去煎药。
谢嘉琅低头,右手收进宽大的袖摆里,道:"别惊动九娘。"
他端坐着,听见谢蝉拉开门的声音,小娘子一边和仆妇说笑一边梳头换衣,踏着轻快的脚步去厅堂用早饭,问青阳"哥哥早上吃过了没",背着手去泥炉前看有没有哪里漏烟,出出进进,忙里忙外,声音里透着雀跃。
文家的马车来了,谢蝉走到书房门口,脚步声停下,她扒在门前,发间的丝绦一直垂到门槛上,穗子在晨晖里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