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何须烦忧?国?朝大顺,自当是因陛下往日清心寡欲一心修道的缘故,这才感动上苍,降下这般吉兆。”
“陛下乃是天子,自是身负国?运,陛下往日的诚心已然连接天道,天之所感,这才令边关大捷。此功皆在陛下一人之身,自该开坛祭天,厚谢上苍之恩德。”
三言两?语间,竟是将边关将士的浴血奋战都一并抹去,将功劳都归于兴平帝以往的潜心修道上。
此言荒谬,兴平帝却?忽而大喜,连声道:“国?师此言有理,朕乃天子,自是往日诚心感动上苍,这才赐福我朝!”
兴平帝借着这个由头,大肆开坛祭天,扬言边疆之功皆是上天赐福,于旁人无关。
好在兴平帝祭天后?,还是不情不愿的恢复李玄照的权柄,令他重掌朝政,只是一味抹掉李玄照的功劳。
如此这般,群臣心中虽说有些不满,但是亦无人在说些什么,反而都松了口气。
圣人的荒谬众人皆知,幸而太?子贤德,国?朝后?继有人,倒是大幸。
这段时日的混乱着实?叫人心中打鼓,太?子重新?掌权,意味着往日的安稳又回来了,长安众臣心中着实?安定了几分。
李玄照重掌握朝政,有人欢喜有人愁。
林菀大概就是欢喜的一方,因为局势混乱,李玄照不得不早出?晚归的重整朝政,确实?一点时间都挤不出?来了,有时甚至要留宿禁宫之内,很是有几日没有招幸她了。
她终于迎来了一段轻松时光,怎能不叫她又惊又喜。
裴妙仪又来过几次信,林菀挑选着回信,前几日还听她道沈伯兴亦在被?罢黜的进士之列,宝庆公主也没有再?理他,沈伯兴走投无路之下,竟又来寻求裴妙仪原谅。
裴妙仪自是狠狠羞辱了他一顿,此件事写的慷慨激昂,用词激烈,一瞧就是真的出?自裴妙仪之手。
林菀唇角勾起,只觉这下是真的放下心了。
如今已然是初夏时分,外面的阳光甚是猛烈,林菀不爱出?门,整日便待在北苑,或看话本,或与婢女们闲聊解闷。
长安城中如今的大事件便是漠北战事了,此乃十几年来又一大捷,自然令大乾百姓们激动不已。
红玉兴致勃勃的道:“据闻此次赵国?公能成功挡下突厥袭击,皆因收到多年前埋藏在突厥王庭的线人情报,那线人深得突厥可汗赏识,甚至要将公主嫁他,谁料他竟战前反水,不仅将情报送往赵国?公,还战前反戈,大肆反攻突厥,杀敌数百……”
众婢女惊呼,“这般勇猛?”
红玉接着道:“自然,据闻此人极为年轻,不过二?十许年岁,幼年便沦落漠北,如今一战出?名,朝堂上正?为是否封赏他争论不休呢……”
有人不解:“他既然立下这等功勋,封赏他不是理所当然,有甚好争吵的?”
绿柳插嘴道:“自是他身份有异,他乃是罪臣之后?,幼年被?流放至漠北,按理说乃是一辈子的代罪之身,朝臣们自然对于此次他能否将功赎罪争吵不休……”
“啊……原来如此,那他家?中是犯了什么罪?”
林菀原本在一旁旁听,此时闻言,轻轻道:“据说他乃是十几年前的御史大夫林征的嫡长孙林璋,因祖父父亲接连死谏而触怒圣人,全家?流放漠北。”
御史大夫林征的嫡长孙?
众人闻言,皆面面相?觑,立时便明白?是十几年前的那段不可言说的旧事。
圣人要绑赵国?公郑陵于阵前求和,多位大臣冒死求情,圣人恼怒,很是抓了不少人入狱。
其中最刚烈的莫过于御史大夫林征,以及林征的长子林羲,父子俩眼见圣心如铁,竟是接连撞死在殿前,死谏以求圣人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