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重欲,日日都离不得夜间的欢愉,他往日是怎么忍住内帷空虚的?
还是说白?日的正?事不够多,竟叫他还有心思?惦记这些风月之事。
若是这般,那接下来可有的他忙了,只盼着他忙于正?事,少过来纠缠她。
没过几日,长安爆出?大事件,有众多学子于国?子监聚集,击鼓状告春闱有黑幕,道是端王昭王肆意收取举子行卷,只选拔偏向己方势力的举子金榜题名,大肆排挤政见不同?的学子。
此事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满朝哗然,众多臣子带头跪在大殿前,请求圣人彻查。
兴平帝原本一直在寝宫中跟着国?师修仙问道,不问朝政。然而此番动静着实?太?大,叫他想偏袒端王都不成。
他连忙将如今处理朝政的端王睿王昭王招来,厉声责问此事。
端王李玄煦颇有些心虚,眼见圣人大发雷霆,慌忙下跪,诚恳道:“儿与三弟四弟共同?处理朝政,此等大事自是慎之又慎,阿耶莫非不信儿,反而相?信外人随意挑拨?”
他这般模样,着实?叫一旁的睿王昭王心头不爽。
说是三王一同?观政,奈何端王李玄煦仗着年长,又有圣人宠幸,大肆包揽朝政,大事小事似是都要他做主才行。
权势他一人独揽,如今出?了事,却?想风险平摊?
世上哪有这般道理?
睿王李玄熙生母地位低微,自己亦是一向行事低调,此时面色唯有愤懑之意,却?没有开口说什么。
昭王李玄焘年方十四,却?是没什么城府,直接便不满的开口:“二?兄此言不妥,如今既然已经闹得群臣激愤,便不是阿耶信不信的事了。当务之急,快快查明事件真相?平息民愤才是要紧。”
李玄煦还要争辩,“不过一群书生闹事,他们说查就要查?却?是将国?朝选才的威严放在哪里?若是日后?年年来质疑,岂不是永无宁日……”
“不查?群臣跪在前殿请愿,二?兄欲将如何处置?”
“臣下要挟君王,大忌也,皇权巍巍,怎能任由臣下摆布……”
殿下争吵不休,上座的兴平帝瞧着李玄煦百般争辩的模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饶是他常年不问朝政,然而亦不愿江山动荡,否则他这个皇帝还能做的这般逍遥?
此事说不得是要彻查个清楚,以平息众臣的怒火。
兴平帝瞧着依旧在争吵不休的几个儿子,心中烦闷。
怎得太?子监国?那么多年,从未出?过这般差错?
这几个儿子,竟是加在一起都比不过太?子!
兴平帝心中失望,却?依旧没有主动开口恢复太?子权柄,如今太?子刚反省了不过几日,便放他出?来收拾残局,岂不是证明他离了太?子不行?
如此以来,太?子的威严恐怕更盛,众臣更要只知太?子,不知君父了!
兴平帝直接下令彻查此事,端王李玄煦再?是不甘,瞧着兴平帝骤然变得严厉的面容,只得不忿的低下头。
接下来的事没什么悬念,召集参加科举的举子重新?殿试,一应考卷皆糊名批阅,由众臣接连查阅,统一意见后?再?选出?出?众的。
名单再?次揭晓,很是一些人榜上无名,细细一查探,那些原先在榜如今却?除名的举子,很是有些人在之前向端王投过行卷,大肆表达了对端王的拥护之意。
满朝哗然,一致恳求兴平帝必要严惩端王。
兴平帝一时左右为难。
端王于寝宫中抱着兴平帝的大.腿痛哭,“阿耶,儿只是一时糊涂,瞧他们文采斐然,一时惜才罢了,儿全是为了阿耶分忧啊……”
王贵妃亦在一旁哭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