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秉骞的处境的确不太妙。那群参与了哗变的将士,不管是主动抑或是被迫的,都逃不开被处死的下场。

尤其是发生?在淮西防秋兵叛归事件后,朝廷最是敏感的时期,一旦抓到决不轻饶。

这些都是跟着他从淮西过来的弟兄,让他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杀,他如何忍心?

可是再不忍心又能如何,他现在都自身难保了。

杜秉骞被关在州府军事院中的廨舍里?,军事院本就是重兵把守的官署,廨舍外还?有十几名神策军轮番看守,纵使他有飞天遁地之术都逃不出去。

他之所以没被关进牢里?,一是没有证据证明他有叛归淮西的心思,二是无法确定是他指使了麾下的部?将、士卒哗变。

但为了防止他心虚潜逃,只能让他先待在军事院,等待处理结果?。

杜秉骞没等太久便等来了张棹歌。

看到这张曾经被他嘀咕了无数遍不够阳刚的脸,他第一次觉得?没有哪个男人能比张棹歌更?阳刚了!

“大兄。”没有因他出事而?轻慢他,张棹歌规规矩矩行了一礼。

杜秉骞原想直接上去牵她的手以示亲近,然而?想到她不喜欢与人有肢体接触,就做了个虚扶的动作:“阿弟,你怎么来了?”

张棹歌说:“担心大兄就过来了。”

幸好杜秉骞不是被羁押,除了限制他的活动范围之外,并不禁止旁人来见他与他交谈,否则张棹歌来了也见不着他的面。

杜秉骞十分感动,那些跟了他多年的弟兄就只会给他找事添麻烦、连累他被囚禁,哪像张棹歌这个才认识不到一年的义弟,有好东西不忘给他,见他有麻烦了也丝毫不避嫌来探望他。

倘若他这次能脱身,一定要对义弟更?好才是。

嗯,义弟都二十有四了,也还?没有解决终身大事,或许可以给“他”谋划一门?好亲事。

当然,眼下他还?是先顾着自身吧!

杜秉骞委托张棹歌替他去办一件事将她送给他的豹皮送到隋州给刺史?李惠登。

隋州刺史?李惠登原也是李贼的部?将,被派到隋州镇守,后来李贼被陈仙毒杀,他便在南充郡王伊慎的招降下举城投降,又被举荐当了隋州刺史?。

杜秉骞与他同为营州柳城人,当初杜秉骞从蔡州出逃时不是没想过到隋州投奔李惠登,只是想从蔡州去隋州还?得?经过申州。申州也是吴少诚的地盘,一路上都有追兵,杜秉骞只能往北逃到汝州来。

杜秉骞选择投奔贾使还?有一个理由:

陈仙杀死李贼后,就派他带人去献人头,当时与他接洽的就是贾使。

贾使因平定李贼叛乱有功,加官东都留守、东都畿都唐、汝州防御使,之后又升任宰相。

因此,杜秉骞认为投奔贾使的前途比投奔李惠登更?好。

“听?闻使君将改任义成军节度使。”杜秉骞低声道?。

张棹歌恍然大悟。

贾使肯定不会带走?非心腹的他,眼下又出了这事,难逃被革职或贬职的命运。

没有靠山,将来想要爬上来就更?难了,还?不如去老乡李惠登那儿搏一个前程。

不过李惠登现在不一定会理他,所以让张棹歌先去试探一下他的态度,看看有没有机会直接将他从这里?解救出去。

张棹歌到杜秉骞家?拿了豹皮和一些钱,派邱斛快马加鞭送到隋州刺史?府去。至于这事成不成,就看杜秉骞的人缘了。

比隋州那边的消息更?早传来的是这次州兵哗变的处理结果?。

参与哗变的士兵们全部?斩杀于军门?,那些疏于治军,令军纪松弛,给了细作可乘之机的部?将或被贬,或被军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