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台湾发片的女孩,我还记得他跟我赌气,把十几支发夹火大的夹在头发上,硬把头发夹到看不出刚剪好的发型。哈!那是我在我刚把她的长发剪掉,然后去公司宿舍看她,她嘟着嘴帮我开门的样子。

马甲区当然大多是Jolin 的,各式各样的马甲,我每次都以为自己已经江郎才尽了,还是在最后一刻又交出了进阶款的马甲──这个胆识十足的流行天后,永远可以把流行穿出自己的味道。树大招风的指标型天后,遭受的批评自然也最多,说真的,以投资报酬率来说,批评蔡依林真的是火速引起注意最快的方式吧!“那些批评很痛厚,会不会沮丧啊?”我问过她。“我接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啊!但因为人太多了,如果我因为某个人说、又因为另外某个人说、再因为另外某个人说而一直在改变,那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穿我认为是我自己样子的东西,因为那就是我喜欢的样子,那就是Jolin打从心底的样子。”在听到这说法的那剎那我愣住了,一个小我十几岁的女生,对流行竟然在几年内,就有这么精准的看法──然而震撼我的并不是这个,而是那是我所听过对流行,最诚挚而笃定的答案。

7个衣橱的故事(4)

这个衣柜的故事先说到这。

如果你还有耐心听,那我将很乐意告诉你其实那里还有杰伦──我跟他抱歉过,他没穿内裤的习惯是我不小心说出去的。那里还有罗志祥、、Elva、F4……很多人的故事。

我这个阶段的衣橱总是藏衣丰富,那意味着我其实有更多借口判断错误。在我经常爆满的衣橱里,最多的对话是我会告诉自己:“留着吧!将来一定用得到。”于是有很多东西就那样被合理留下来了;“买吧!这么好看,将来一定用得到。”于是有更多东西就那样被允许采买了。

我在这个时期严守分类;但还是犯错。

就算分类清楚还是会因为数量泛滥而心痛不已。

尤其是当我打开衣柜被突然塌下来的配件砸到头的时后。

2008 黑色大旅行箱

我开始迷上一种漫游。

在各个国家与城市之间。

在各个不同,却同样与时尚相关的身分之间。

我有一个工作室,一个衣帽间,但我更经常使用的是一个黑色的超大行李箱

。又坚固又好用,我拉着它,变成我的活动衣橱,又空着飞到一个国家采买、又塞满了跟着一个艺人到某个地方去拍照或演出……

我的活动衣橱也跟着我去主持节目,里面装着我的法宝。

我甚至会请助理拖着它去演讲,我可以打开它,在大家眼睛一亮中看见那些语言可以如何化成真实案例,但其实我正在展示的,比较是我的衣橱记忆。我喜欢那样,我喜欢每件衣服都有它的个性与故事,当然你也可以只是从流行的观点看它,那是你的自由。

那也是我的自由──我会偷偷跑去台中给大学生上课。用所有人会骂我的低价格,每周去一天,从早晨开始直到夜幕低垂。

我喜欢美学教育从年轻时滋长,我在那个年纪的时后花比较多时间摸索,如果我这么做,可以让一些年轻人缩短一些时间,可以对这片土地的美学教育还算有些奉献,那我会继续去做。

而我又何尝不在享受呢?飞机、高铁、出租车到工作人员专属的九人巴士,我后来竟爱上的那种移动感,在一个又一个的点状间画出的线──你会发现那一条条的直线里还有好多其它的黑点,我们经常就跳过了,你真细看那就是那些人、那些事,它们很多是过去的、现在的,甚至就是你的未来跟未来的你。

7个衣橱的故事(5)

而流行的美学本来就应该着墨于群众,如果流行永远只是一种孤高的贵族美学,跟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