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做出悖理个性习惯的行为,那便是其间发生过什么,可能是件伤心事。
晚饭过后,霍双随着师兄们去洗碗扫地,唐师傅单独留了我下来。两人闲聊了一阵。
他问我:“你们去哪儿了?”
我说我们去玩秋千了。他便沉吟起来。
“是霍双做的吧?”我问。这个问题困扰了我整整一顿晚餐,我不问霍双,但我真想知道原委。“他为什么不认呢?”思及霍双别扭的反应,我怕唐师傅也不乐意谈这个,遂补了句“我就问问”。
我一问,唐师傅脸上那片“说还是不说呢”的凝云反却消散无踪了。
“你想知道倒也好。”他说,“你是他下山后第一个带回庙里的朋友,我想你们关系应该很要好吧,那你可以知道。”
霍双与他年龄最接近的六师兄都差了七岁,他小的时候,师傅和师兄们会关心他吃饭穿衣,教他认字,监督他练功,教他做人的道理和生存法则,却没办法以同样孩子的身份与他相处和游戏。
霍双向往同辈间的交往,他于是经常溜出去找山上的其他孩子。
他天生富于领导力,一肚子主意,带着那些孩子东跑西蹿,发明了很多游戏,开发了很多景点。用石头堆城堡,去林间摘蘑菇吃了会见佛祖的那种,到未知的洞穴里探险。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和尚,连一片落叶他都能玩出花样来,一根藤蔓也能做出有意思的玩具。
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他很开心,孩子王的称号被他视作最美丽最值得骄傲的王冠。所以一有什么新异的发现,他便迫不及待地分享给他的伙伴,带领着孩子兵们征战山林。
肆情嬉戏之中霍忽略了一个问题,他的身手,体格和应变的敏捷度远超那些孩子,有的东西于他是玩物一件,对其他孩子却无异于炸弹,有些地方于他是充满探索乐趣的新世界,对其他孩子而言却是险境。
就像巨型动物亲近人类,总有一天会伤人。
有个孩子在霍双撺掇和鼓励下,模仿猿人泰山动画片里的剧情,用一根长藤飘荡过河,摔在了溪涧上,额头被石头磕出一个大口子。虽最终无碍,可这件事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实际上早在之前,霍双发起的冒险行动就在大人们间引发了不满。一样是山里的孩子,霍双在成年山民的眼中还是太过于野性,不可控制。不过看在孩子们每回都能够全须全尾地归家,追究才得以被推迟。
这起事故就像一根针刺破气球一样,大人们长时间积压的担忧与排斥被激发了出来。
霍双从孩子王变成了山霸。孩子们被勒令不许再与霍双来往。
许多人情常理对于那个年纪的霍双来说就像天边挂的浮云,飘动不定,一整天一整天地看也看不明白。他只知道在那个孩子摔入石丛之后,一切都变了。严厉的驱逐与孤立像一堆石头砸向他,他搞不明白那些大人为什么这么怕他,他想他犯了个天大的错误,被讨厌了。
那段日子霍双很消沉,总躲人,任何行动都在角落里进行。一个受讨厌的人,还是不被注意到比较好。唐师傅对我说,他从未见过一个孩子能像地缝里的灰一样倒霉丧气。
“那些孩子不都还和你好吗,你难过什么呢?”六师兄开解霍双说,“再说那些大人本来也看你碍眼啊。”
听见后半句话,霍双显得更郁闷了。接下去他就开始纠结他究竟哪里不好,为什么大人们看他碍眼。
而其实六师兄的重点在前半句。
孩子们只记得所有的好。
他们真心喜欢这个住在庙里的小伙伴,只记得那一件件小玩意,一处处有美好回忆的风景,还有门外响起的朋友的呼唤。这些孩子,包括受了伤的那个,几次三番偷跑来找霍双。没有原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