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1 / 2)

有从乌城站上车的本地人热情介绍:“这是我们矿务局的罐头厂生产的,可好吃呢,以前想买还要排队,还不一定有货。也就是最近产量大了,才能买得到。”

他拉开行李袋,炫耀地给周围人看里面满满当当的罐头。

“我特意带的,这可比什么特产都好使!”

其他人懊悔得直拍大腿:“早知道我就在乌城下车,买上罐头再走……外地能买到吗?”

本地人遗憾地摇摇头:“估计够呛,本地都不够买呢。”

张立新心中一动。

还没等他琢磨清楚,有人就问:“同志,我看到你带了两箱罐头上车,你可以卖给我几个吗?加价也行啊!”

旁的人被提醒了,忙不迭地说:“同志,我也要买!”

“我也要,我也要!”

一会儿工夫,张立新随身带着的两箱罐头就卖了个一干二净。

火车到达下一站,离北京还有一半的路程,张立新毫不犹豫地跳下车,排队去买返程票。

还卖什么衣服,今年他要卖罐头!

张立新和贺明珠谈好独家代理的事,拿着合同和首批罐头回了北京。

没多久,他在商场租的柜台上摆满了罐头,来批发衣服的倒爷见状,奇怪极了,问营业员是不是换老板了。

营业员按照张立新的吩咐,在柜台前摆了试吃的罐头,倒爷们一尝,立刻更改了计划。

现在苏联老大哥轻工业拉胯,货架上没吃的,既然卖衣服赚钱,卖罐头也一样赚!

张立新说的没错,北京的市场潜力太大了,是乌城这个小池塘所比不了的。

罐头厂加足马力扩大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加倍上涨。

贺明珠忙中抽空去了一趟许家村,想和许大舅谈谈提高蔬菜供应量的事,可等她到了,却发现许家的气氛不对。

许大舅不在家,表哥表嫂也不在家。

大舅妈倒是在,躲在表哥屋子里看孩子,抹着眼泪说不清话。

贺明珠无奈,去粉条厂找许巧燕。

“怎么了?家里出什么事了吗?”

许巧燕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叹了口气。

“俺爹……唉,乡里来人查俺爹了。”

第152章 明珠登场

贺明珠从许巧燕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许金财去乡里告状, 说大舅徇私报复,故意拆了他家的砖窑?”

贺明珠匪夷所思地说:“就因为这,乡里成立专案组要来调查大舅?”

许巧燕一脸的愁闷:“唉, 不止这个, 俺哥偷跑出去生老二了, 被人家抓住了把柄, 说俺爹带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不配再当村支书。”

许金财和贾志文沆瀣一气, 双双联手,把状告到了乡里。

许金财这些年办砖窑没少赚钱, 通过卖砖和乡里县里的不少能人拉上了关系, 平时好酒好肉地伺候着, 到了关键时刻就派上用处了。

贾志文知道表哥的下落, 手里还有一张表哥亲手写的信,说自己带着媳妇去城里生老二了,让家里人别找他了,并让贾志文把这封信转交给许大舅。

贾志文当然不会把信拿出来, 他捏着这封信就是捏住了许巧燕的痛脚, 这可是犯人自认的证据, 再有力不过了。

乡里原本并不打算受理这起因砖窑而起的官司, 毕竟十里八乡的,像许大舅这样能带领乡亲致富的村支书没几个,但耐不住许金财咬着不放, 也只得成立专案组,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砖窑的事好解决, 前因后果都很清楚,有合同, 有耕地破坏现场,还有拖欠租金的事实,专案组最多也只能批评一句许大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