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们的衣服都挂在这屋里。花花绿绿中间,只有一条蓝色的围巾,单独用了一个衣架挂着,平整而柔顺地折起,和其他挤成一团的衣服隔开了点距离。

“吃饺子了梁远哲,熊孩子就知道玩手机。”

宋玉琴没出现在画面里,却隔着电话都能听见她的声音。教了二十多年书,大嗓门一开,仿佛天都亮了。

“我姐。”

梁远哲把手机往宋玉琴手里一塞,自个儿坐到爷爷奶奶中间去了。

饺子刚出锅,大家伙早就围了一圈。宋玉琴蹭了蹭围裙,靠在沙发扶手上。人太多,她一时还腾不出地儿坐。

她终归是嫁过来的媳妇,是外姓,不是他们老梁家的人,只能等有人吃饱撤下来腾位置。

她头发被油烟熏得打绺,一身红羊绒衫,领口的珍珠和袖口的水钻早不亮了,破倒是不破,只是颜色看着有些旧了,从原先的喜庆的鲜红如今变成了铁锈红。

这件衣服的年纪和梁斯翊差不多大,只有逢年过年的时候宋玉琴才会从衣柜里翻出来。

“你试了?围巾挺合适的?”梁斯翊状似随意地提起。

宋玉琴原本笑着的脸一下子绷住了。

“你上学忙,以后别弄这些,浪费钱,精力该放在正经事上。” ? 她声音忽然大了些,像是有意说给旁人听。

梁斯翊不作声,手里的笔掉在桌上,又捡起来在指尖转,眼神低垂,连个“嗯”字都没回。

算是意料之中的回答。

她早猜到宋玉琴会是这反应。

正准备挂电话,忽然,“二嫂跟俺哥打电话呢?”

果然,有人被宋玉琴的动静吸引了注意力。

梁国栋的亲弟弟,梁国正起身递给宋玉琴一盘饺子。

“问问俺哥几点到家,都十二点了,再不来就没饺子吃了。”

“不是你大哥。” ? 宋玉琴接过饺子顺手放在电视柜上,指了指手机,笑了笑,“圆圆,今年又拿了奖学金,正在学校忙呢。”

梁国正放下筷子,惊讶:“哦哟,咱家高材生来电话了。”

手机被翻转,梁斯翊这下子不得不面对这一大家子亲戚,懂事地一一摆了年。

“圆圆今年咋没回来。” ? 梁国正朝着屏幕咧嘴一笑,“俺家那小子这回期末数学又不及格,还指望着找你补补课嘞。”

“他聪明,开窍晚点,过两年就上来了”

梁斯翊应付一句,却正好说在了人家心坎上,梁国正两口子乐开了花。

“你看你这当姐姐的都去北京上大学了,弟弟们也差不了,咱家这俩小子就是开窍都晚,不过啊咱家基因好,不怕。”

梁国正说着,端起酒盅,朝梁家老头敬了一杯酒,满脸堆笑,“你说是吧,爸”

小儿子一句话,把八十多岁的老人哄得跟小孩似的。

敬完酒,又扭头转向屏幕,对梁斯翊说,“你啊,等以后毕业回来考个公务员,稳定,再让你婶子给你介绍介绍她们单位的小伙子,公务员配国企职工,多好。”

“女孩当老师也行,一年俩长假呢,谁不眼红。” ? 梁国正的老婆也搭腔,“等圆圆当了高中老师,说不定还能教着咱自家孩子,到时候上学都不用打点关系了。”

这些话年年都说,梁斯翊也就年年敷衍,“再看看吧,我才大二呢。”

这边正说着话,那边梁远哲忽然站起来,两手各抓了一把饺子。

“哎!干嘛去?” ? 宋玉琴叫住他。

梁远哲嘴里的饺子还没咽下去,含糊着说,“去院子里,元宝还没吃呢。”

“人还没吃完呢!哪能先喂狗?”

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