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朝廷广开商贸,京中巨贾云集,便瞧准这财路,修窖藏冰,后与各食肆、酒肆、茶饮铺连通,便造出这许多消夏之物,使民间也得了这么一份清凉。

只是冰品价钱高贵,寻常百姓舍不得,便是家中小儿吵着要吃,一个伏天也不过奢侈一两回,多的可吃不起。

吃不起冰饮,几钱一碗的冷茶、甜饮子倒是够得上,当茶贩挑着茶桶走街串巷的吆喝,各家便会传来哭闹声。

买朝食的小贩,近来也卖起了冷茶、甜饮,没有冰便放在井水里浸冷后,再挑出来卖。或是收些地霜,与水调和,用来镇茶饮,也能使茶水清凉。只是用地霜镇出的茶水、饮子,要比寻常冷茶、甜饮贵上两钱。

为这一份凉意,众人也乐意消受。

今日小贩卖的是蔗浆与甘草汤,他窜入槐柳巷时,胥姜几人洒扫完书肆,热得满头大汗。

胥姜叫住他,笑道:“你倒是来得及时。”随后又向屋里喊道:“梁墨数人拿碗,咱们打饮子喝。”

梁墨应了一声,不一会儿便同茵茵一起端着碗出来了。

汪掌柜也刚送粮归来,听这动静,也带着儿子端碗过来了。

两人抢着结账,最后胥姜抢赢了。

汪掌柜道:“下次我请。”

胥姜点头,“那下次我就不同你抢了。”

小贩一边打饮子一边打趣道:“那我明日只管将挑子放在你门口,你不给钱我可不走。”

汪掌柜爽朗一笑,“怕你?几碗饮子还是请得起的。”

大人说笑,小汪端着饮子回去给娘亲和妹妹,茵茵与梁墨也各端两碗走了。

胥姜对汪掌柜说道:“兄长,午后得闲过来消闲。”

早知她摆席,汪掌柜笑道:“就等着呢。”随后好奇道:“都备了什么好吃的?”

胥姜卖关子,“你来了就知道了。”又问道:“嫂子和孩子们能来么?”

“孩子们要午睡,外头暑气热,蚊虫多,怕他们受不住,你嫂子得在家守着。”

“那我过会儿另送一份过去,让他们在家里吃。”

“难为你想得周到。”

胥姜接过小贩递来的甘草汤尝了一口,眯起眼道:“应该的。”

小贩收了挑子,吆喝着进了别的巷子,胥姜与汪掌柜则各自回各自的铺子。喝完引子,稍作歇息后,胥姜给梁墨派了活儿,她师父的那几本书卖得所剩无几,得补印些。

补完后,便可知会先前留名的书局来租来取刻板,回去自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