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好让人干坐着。
她提着茶壶过来,见他在翻看自己看过的传奇,笑道:“大人也喜欢看这些闲本?”
楼云春顿了顿,点头。
胥姜将茶壶放在炉架上,又指了指原本放在门前,如今被她移到屋里来的架子,“你手上这本连同那一架子,都可以无偿借阅,您若喜欢,不如挑两本回去看。”
“好。”楼云春果真起身去挑书。
不多时便挑了两本过来,胥姜一瞧,一本《游仙窟》一本《枕中记》。倒是巧,这两本的刻本皆出自她手。
她笑了笑,起身拿来文房四宝写借契,问他名字与住处时,他落笔写下‘照月’与大理寺。
原来他在大理寺当差,不知认不认识楼敬那位儿郎。
照月。应该是他的字,不过为何有些熟悉?胥姜一时没记起在哪里见过。
兴许是见过重名?
借完书,胥姜又请他吃了会儿茶,见雪小了,楼云春才起身告辞。
“大人且慢。”
胥姜转身找了一把伞给他,“届时同书一起还吧。”
“多谢。”楼云春伸手接过,想了想又道:“风雪天莫敞着门睡觉,若今日进来的是歹人,我便要在大理寺的卷宗里看到你了。”
说完,撑伞走进了风雪中。
分明是关心的话,说出来偏又阴阳怪气,什么叫在大理寺的卷宗里看到她?
胥姜哭笑不得,最后写了个“有事叩门”的牌子挂在门前,将门关上了。
第20章 二十斩,娃是天才
一场风雪过后,天朗气清,各家各户都出来扫雪。
胡煦与胥姜一人拿铲子,一人拿笤帚,先将门头上的雪打下来,然后和着门前的雪,一同清扫到树下。
刚打理好,准备坐下来吃口热茶,袁祖之的马车便到了。
胥姜赶紧上前,将人迎了下来。
袁祖之从车厢中搬出好几件礼盒,命小厮给胥姜搬进肆里,胥姜想拦没拦住,只好作罢。
她将人请进书肆,胡煦也十分有眼色的给他倒来热茶,袁祖之见二人默契十足,不由得笑了笑。
几人坐定,袁祖之才讲起他去继圣书局退银子的事来。
“我去了,按你说的法子,也没吵也没闹,只是将管事的拉到一旁,说明来意,他便麻利地把银子退还给我了。”假契书当面撕毁,那管事也没怀疑,随后他哼道:“虽心头不忿,可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也只好暂时将这口气给咽下了。只是今后,我是再不会上那儿去买书了,连那地儿我也不会再进一步,免得脏了我的鞋。”
见他说着又要生气,胥姜赶紧请他喝茶,喝了茶,气也平了,才说明来意:“这套集子没了,心头总是空落落的,胥娘子既生了双慧眼,能便别古籍真伪,能否帮我再寻寻,看能不能再寻出一套来。”
还真是执拗,胥姜也不想劝,知道越劝越反,便道:“儿可以答应帮您找,可不一定能找齐全,孤本既称之为孤本,便是世无其二,儿也只能尽力而为。”
“我何尝不知道此事强求不来,可我总有种感觉,这书与我有缘,它迟早都是我的,所以心里总存着一点侥幸。胥娘子也别有负担,就如你所说,尽力而为便好。”
真是痴人。
说完此事,袁祖之又说起另一桩事,这件事却是对胡煦说的:“过几日我府上宴饮,只请了几位老友,便是那日来的那几个冤家。后生得空不妨前来一叙,不用太郑重,人来即可。”
胡煦欣然应道:“多谢先生,学生定准时赴宴。”
将事情说完,袁祖之也没再多留,再三与胥姜叮嘱要帮他找书后,便上了马车,匆匆忙忙地走了。
胡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