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怡宁剑走偏锋,根本不去想其中寓意,反而错打错着,恰到好处。姝宁倒想了两个,可与妹妹相比,总觉得差了一筹。
她又看了招娣一眼。
此女面相清秀,却有一对浓眉,显然性格很有主见。
二人言行皆以她为主,说明这次跑来求学,大抵是她所主导。虽姝宁不知背后有什么故事,让两个还未及笄少女,从通州孤身跑来京城,但想来必是不易。
突然,她灵光一闪。
“晴方如何?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濠雨亦奇。取自东坡居士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寓意……”
不知为何,寓意姝宁没有说,但招娣听过这首诗。
而且此诗简单易懂,很容易就明白意思。
晴方,晴了就是好的,以后都是好的。
“这个名字好,谢谢姝宁学姐,以后我就叫赵晴方。”
这一刻,两名少女虽都没有明言,却莫名彼此都懂了彼此的意思。
第122章 番外之姝宁怡宁上学记(四)
(十)
这间号舍里关系融洽,相对比其他号舍就没这么平静了。
难免有人分到不合适的舍友,例如相熟的人不够,衹能随便挑选一个不相熟的人住进来。
还有人见此地不能带丫鬟服侍,见姝宁挑了两个乡下丫头,就动了小心思,特意挑一两个明显出身低的女孩,住进自己的号舍。
当然那些出身低的女孩们也不傻,见苗头不对,就互相抱团住在一起。
除了极个别落单的,要么是人笨,要么是运气不好,至于主动住进那些贵女们号舍的,自然是有所求。
总之,看似这些女孩们看着年纪都不大,实则事可真不少。
这在之后几天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衹要不在姝宁面前闹出来,她是不会管的,而其他人也顾忌有长公主在,也不敢闹得太明显。
“姝宁。”
颜婳和颜妍走了过来。
这次她二人也入了书院。衹是之前因身份关系,虽与姝宁认识,但并不相熟,也就这次入了书院后,几人关系才熟络起来。
还有荣福、梦华和李雅,几人都在一个班。
之前开课后,书院里就为众人进行了分班。
年纪在十三以下,读书不多的被分在丙班,其他人在乙班,暂时还没有甲班。负责教她们的先生说,衹有选科后才会有甲班,
丙班和乙班又分了几个班,这次书院招生,男女学生共计二百八十二人,其中丙班占了二百一十人,乙班七十二人,平均每个班四十个学生。
姝宁等人就在丙一班。
怡宁因为年纪小,和王云知及赵晴方分在乙一班。
“李楚儿她们又在欺负林涵儿了。”走近后,颜妍悄悄道。
这次来书院前,姝宁就与她们打过招呼,让她们帮忙盯着些其他女学生的一举一动,看是否有人故意欺负人。
之前荣福想跟姝宁住,姝宁说别忘了我叮嘱你们的事,就是指的此事。于是几人就化身成了耳报神,看见什么就会主动来跟姝宁说。
李楚儿同舍一共四人,其中三人都出自小官之家,家中父兄官位都在五品以下,她们大抵也知晓自身的位置,于是挑了个身为商户之女的林涵儿为同舍。
自此往后,四人看似一片和谐,实则林涵儿充当了‘丫鬟’这个角色。
在号舍里如何,外人不知,但在外面,不止一次被人看见林涵儿帮三人端饭洗碗甚至洗衣。
“要管吗?”梦华有些茫然道。
她们与之也不相熟,但姝宁让人盯着这些行举,必然不是无用。
“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