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什么呢?

其实两人是聪明的,虽然笨拙,但却聪慧。

就如同大嫂曾经所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存智慧,那些底层的百姓其实并不如大家想得那么愚昧,所以不可小觑天下人。

自打来到这里后,姝宁觉得自己冥冥之中似乎明白了许多,就好像你之前学到的听来的一些道理,你只是知道、记得,但并没有确切实际地体会到真意。

而此刻,她似乎就在感受的这个过程中。

这就是书中所言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今日无课,唯一要学的就是院规。

而院规被书在书院正中那方大石上,被书在书上,每人入学后都会发一本小册子,其上写的便是院规。

院规总共有十六大条,一百三十六小条,这些院规曾经被姝宁多次观看琢磨,并进行添补过,早已熟稔在心。

之后四人坐于书案前研读院规,她看似手中拿着册子,其实更多的心思是放在妹妹身上。

哦,还有翠兰和招娣二人身上。

这两人只识得一些字,却被破例入学,这册不太厚的小册子,是她们平生以来第一次真正拿到所谓的‘书’。

甚至笔墨纸砚,二人都只是见过,从未用过。

因此,看似薄薄的一本册子,其实上面有许多她们不认识的字。

可不认识是真不行,谁知明日会不会有先生抽背院规?

在二人想法里,就如同两人去私塾偷看来的场面,塾师若头一日布置下功课,第二天是一定会抽背的。

若是抽背到她们怎么办?

思来想去,两人只能求助于姝宁。

招娣胆子大,她开了头,见公主态度和善,于是翠兰也开始了。

怡宁在一旁瞧着,怕脾气向来不好的大姐发火,主动道:“你们要有什么不认识的字,也可以问我,不要总问我大姐。”

二人还以为怡宁年幼,孩童嘛都喜欢显摆自己会的东西多,便故意逢迎转头又问怡宁。

一个敢教,两个傻大胆也敢问,倒让姝宁闲了下来。

姝宁瞅着那边情形。

见怡宁像个小先生一样,给二人讲这个字念什么,又是何意。反正三人都乐意,似乎还十分愉悦,她也就没多管,思绪不禁飘散开来。

“你俩叫什么?”

见公主突然询问,招娣翠兰愣了一下,又对视了一眼。

“我叫招娣。”

“我叫翠兰。”

二人似乎也知道自己名字不太好听,有些畏畏缩缩。

“招娣,是哪个弟啊,是弟弟的弟吗?为何要叫招弟?”怡宁好奇问。

姝宁打断道:“你们这不是名,顶多算是乳名,既然入了学,还是要有个大名才好。”

“大名?”

两人又面面相觑起来。

“公…姝宁学姐你说的是,我们是该有个大名。”招娣一咬牙道。

可起个什么大名呢?

要知道翠兰以前可不叫翠兰,叫大妞,他们村很多女娃子都是这般取名的。老大叫大妞,再生了女孩,就叫二妞,以此类推。

翠兰还是出来后,怕书院里的人询问,她自己想的名字,如今竟然这个名字也不行。

不过二人还是知道,公主是为了自己好,毕竟要在书院里待下去,总要有个好听响亮的名字,免得天天因为名字被人嘲笑。

“怡宁…学妹,要不你帮我取个名字吧。”

翠兰胆小,不敢去找姝宁,觉得怡宁看似小小的,但似乎懂得很多学问,她取的名字肯定比自己想得好。

怡宁也没想到竟然有人让自己帮她取名,顿时来了兴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