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村也有人家里的媳妇跑了,村里人都说那女人的不是,周兆辉却不觉得怪女人,家里穷得叮当响,女人跟着要饿肚子,男人没本事,脾气还大,经常酗酒打老婆,这种男人,老婆离开是明智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讲得很明白,首先要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这个生理的需要不是那个?

是生存需求,也就是要吃饱穿暖,再上一层是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最后是自我实现。

生存需求都没有保障,还谈什么情情爱爱。

周兆辉并不怪陈莹当初有离婚的想法,他也做好了女人会离开他的准备,当时情况那么糟,他给不了陈莹更好的生活,他唯一求的就是她能把孩子生下来。

后来媳妇儿说不打胎,两人好好过日子,说明陈莹骨子里是个善良的姑娘。

一日夫妻百日恩,她对自己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人嘛,不要对自己宽容,对别人苛刻,要反过来,就会轻松很多,尤其是两口子,要是斤斤计较,日子还怎么过?

周兆辉觉得他媳妇儿的头发丝都是那么动人,两人晚上躺在一张床上,陈莹的头发偶尔会碰到他的脸,被头发拂过的脸颊,痒痒的,心里也痒了起来。

“媳妇儿,听晓月说,你要在家里做小吃,需要我做什么?”

一想到媳妇儿对他的好,周兆辉顿时浑身充满了力气。

作为男人,努力挣钱,让老婆孩子过得好是他的责任。

女人跟着自己,饭都吃不饱,也不怪人家会离开,周兆辉现在做得就很好。

挣的钱都交给媳妇儿,挣的是没有以前多,他也出力呀?

做小吃生意,体力活他主动做,不能让媳妇儿做那些粗活。

主打一个有钱给钱,没钱就多出力,真是个二十四孝老公。

两人晚上躺在一张床上,盖一床被子,亲也亲了,搂也搂了,要不是肚子里揣着娃,可能都全垒打了,陈莹和周兆辉的距离拉近了不少,指示起来男人干活,也丝毫没有不好意思。

偏偏男人还十分开心,人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别人也管不着。

第36章 给陈莹夹鸡腿!

陈莹让男人去菜市场买一些绿色蔬菜,再去屠宰场多买点家禽下水。

周兆辉也不问陈莹要做啥,巴巴的就去买东西了。

周晓月在一旁看着十分无语,她知道现在家里条件不好,大嫂都想着吃那些不值钱的下水了。

真希望她大哥不要真的脑子发昏,光买家禽下水,多少也买点肉,嫂子要大哥去买那些,肯定是馋肉了。

她本来想提醒一句,奈何大哥跑得太快,没给她机会。

“嫂子,你让大哥买那些下水干啥呀?”

那就侧面打听一下嫂子的用意,回头可以给大哥通通话,侧面帮一帮大哥,周晓月也是操碎了心。

虽然她自己心里有了个答案,万一嫂子说的和她想的不一样呢?

陈莹也没瞒着,周兆辉要是买的下水多,回来还得一家人都动手收拾。

“这不是想着做小吃,肉太贵,要用肉做原材料,成本会很高,卖的小吃价格就会高,不利于我们前期的发展,用便宜的下水做食材,成本会控制很多。”

陈莹耐心说给小姑子,周文山也听得认真。

老百姓对吃的没多高的要求,最重要的还是实惠,量大,能填饱肚子。

真正有钱人,也不会来路边摊吃饭。

周文山觉得儿媳妇这想法不错。

下水咋了,那也是荤腥,这年头,一年吃不上两顿肉的人家多了。

魏红梅比周兆辉先回来,她带回了大棒骨,又买回来一只大公鸡,想着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