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说她要回家去,不能再来看他了。谢长离心底终究生出不舍,怀着满腔感激,拿出母亲留给他的玉珏,将半枚送给她,虽未说什么,其实已存了日后报答的心思。

再后来,他遇到曾名满天下的恩师,又因命运作弄,怀着血海深仇进了提察司,却始终不知那小姑娘身在何处。

直到两年前,他在京城的街头看到一双与记忆里小姑娘肖似的眉眼,衣衫破旧,处境可怜。那一瞬,仿佛烈日骤然穿透浓云照进来,他不假思索地冲过去,看到那女子正在典当铺当东西,手里拿着的恰是那半枚玉珏。

谢长离脑海里轰然一声。

于是他收留了夏家。

谈及往事时,夏夫人却十分惋惜,说这玉珏是长女夏清婉带回来的。只是那会儿夏清婉寄住在庐州的外祖家,后又染病高烧忘了旧事,不记得确切来处,因进京后被生计所迫,才想着典当了续命。

谢长离却认定了她。

为那双眉眼,也为那半枚玉珏。

只可惜那会儿公事极重,又是他从副使升任统领的紧要关头,长年在外奔波。而夏清婉命途多舛,不知是被谁拐走,等他回京的时候已经没了踪迹。谢长离费了好些力气去寻,却始终杳无音信。

京城中传言纷纭,都道他对夏清婉一见钟情。

其实只有谢长离自己清楚,那只是为昔日好心相救的交情,他想投桃报李,回馈绝望时穿破云翳的那道天光,仅此而已。

至于旁的,提察司向来是流言所集,牵扯太多的事,无需去堵别人的嘴。

谢长离便从未理会过。

前阵子虞家获罪,扬州知州荀鹤大抵是见过寻人的画像,为投所好,将蓁蓁的画像送来。说是美人难得,他特地花重金从奴婢堆里买了馈赠入京,免得明珠蒙尘、所遇非人。

谢长离瞧着那双眉眼,心生恻隐。

遂收了蓁蓁为妾。

此刻摩挲着玉珏,少年时的记忆、初遇夏清婉时的景象,连同今日的争执在脑海里轮番划过。

谢长离一旦想起夏清和的胡言乱语,便忍不住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