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古代版的加油打气宣传稿,对老百姓说:“大家加油好好干啊,吃饱穿暖不是梦!”
告示最后有一个日期落款,是“贞观十八年三月十三日”。看告示纸有点磨损,应该贴出来有几天了。所以现在应该是三月或四月,距离六月也不远了。
萧清打算先在城里住下来,再想想该怎么去骊山。她找了一家客栈,刚进去就见正好有人在办入住,掌柜的向客人要了“公验”查看身份信息,做了登记后才给开房间。
黑户萧清:“。。。”
“公验”这坎是过不了是吧。她只得又转身,出去找了个隐蔽的角落,把纸笔掏出来,按照早上看到的样式,自已做了一个古代身份证,施法术印了个章上去。这才又大摇大摆的走进客栈。
“掌柜的开一间房。”
“好咧,客官,您一位?请问要哪种房间?我们这里上等房是100文一晚,中等房是75文,三等房是50文。餐食费按需结算,热水免费供应。”
“要一间上等房吧。”
“好的,您请出示一下身份信息。”掌柜的萧清的身份信息给记在了“店簿”上,给了她一个房间牌,招手叫来店小二带路。
“客官您这边请,我们这里随时供应热水,若您有需要,跟我说一声就成。晚上一更三点(约晚上8点)到五更三点是宵禁(约凌晨4点),客官最好不要外出。”店小二一边引路,一边介绍着住店注意事项。
萧清的房间在二楼,打开房门,屋子里布置得还挺好,床铺被褥,桌椅板凳,都备齐了,靠墙角还有一个脸盆架子,上面放着洗脸盆和毛巾。屋子干净整洁,萧清挺满意的。??
萧清想起自已看过的电视、小说,都爱找店小二打探消息。古时的店小二可以说是高素质人才,要求能说会道、察言观色、消息灵通、善于变通。
于是,她找了个凳子坐下,豪气地从兜里掏出100文钱,顿了顿,放了50文在桌上,问道:“小二,最近城里有什么有趣的事吗,给我说说。”
那店小二一看,眼睛都瞪圆了,心想今儿是遇到大主顾了,必须把这笔外快赚到手。
“前几日,县丞家的张小姐和酒楼的李小姐,两人在胭脂铺为了争一盒胭脂,发生了口角,差点儿打起来。”店小二觉得这小娘子看上去年纪不大,或许会对这类八卦感兴趣。
他边说边观察萧清的神色,发现她兴致缺缺,于是又另起了话头。结果他又说了好几个县里的公子小姐的事,发现萧清神情都没啥变化。店小二心一横,把前几日听到的一个客商的离奇经历给说了出来。
“前几日,我们店里的一个客商,他经常往来各地做生意。有一次,他们商队错过了驿站,眼看就要天黑,结果他们就发现在前面不远处一座宅院,院子里灯火通明,隐隐有丝竹悦耳之声传出。
于是他们就上去敲门,想要借宿一晚。门童打开门将他们请入宅子中,主人家是一个年约50的老翁,他自称自已是一个辞官的朝廷官员,因身体不适,就回家乡修养,还有妻子小儿相陪。
几人相谈甚欢,老者见识多广,令客商非常敬佩。老翁命人给他们备好膳食,安排住宿,十分热情周到。第二天,商队便继续出发赶路,只是半路上,客商发现自已有东西落下了,便让商队等上一等,他自已快马回去取。
结果回去一看,哪里有什么宅院,只有一座荒废的坟包矗立在那,客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他上前一看,发现自已的东西正摆在坟前,他赶忙捡起了转身就走。您说这事情奇不奇怪?”
“哦?还有这等奇事?莫不是客商编故事来消遣的吧。”萧清升起了一丝兴趣。
见萧清感兴趣,店小二更是打起了精神,他也没想到这个小娘子看上去娇娇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