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店小二所说的浑羊殁忽的确是唐朝时盛行的一道菜,做法十分考究,将拌了调料的糯米塞到鹅肚子里,而鹅则整个塞到羊肚子里缝好,再来烤制整只羊。贵族老爷们吃得讲究,外面的羊弃之不吃,只享用里面的鹅和糯米饭。这酒店做了些改版,羊肉也是菜的一部分。萧清听了也确实想吃,于是就点了一份浑羊殁忽,一份清蒸鱼,再加一份汤饼。一共又花去了二两多银子,钱包再度缩水。

第10章 消息灵通店小二

此时正是用餐高峰期,大堂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饭菜的香味、酒水的醇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诱人气息。人们的交谈声、笑声、杯盘碰撞声与这香气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而热闹的画面。

萧清面带微笑,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坐等上菜。忽地,她敏锐地捕捉到“骊山老母”几个字,她瞬间竖起耳朵,发现声音是从坐在她右后方的那桌人传出。那是四个孔武有力的大汉,他们正一边埋头苦吃,一边低声的交谈着。

“骊山老母六月十三寿诞开讲,好多人都要去听讲道,我们此行护送王小姐,路途上应该会比较太平。”最年轻的男子说道。

“虽说路上应该会遇到很多人同行,但也万不可马虎大意。我们路上不可多管闲事,只负责王小姐安全即可,不能砸了我们顺风镖局的招牌。此外,镖局可能还有一队护送镖,我们也能互相照应。”其中看上去年纪稍长,最稳重那人道。

“老大说得没错,此行虽说人多,但路途却遥远。虽说在圣上的治理下,各地安居乐业,但偏远地区也有匪患,我们要做好万全准备。”八字胡说道。

“怕什么!有匪胆敢来犯,我等必叫他有来无回。咱们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什么场面没见过?只要咱们兄弟齐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刀疤脸男子颇有气势。

“我们自是不能露怯,但万全的准备也必不可少,我把兄弟们带出去,也要完好无损的带回来,我们求的是财,能不拼命就不拼。

我们回头再检查一下行程安排,对突发情况的预案,确保无疏漏。老三,老四,你们回去对我们的装备也需要检查和准备好,武器要锋利,马匹要健壮,还有药材也要备上一些。”老大吩咐道。

“好的,老大。”老三,老四赶忙应允。

“好了,此处人多眼杂的,详细的细节我们回去再谈,我们先吃饭。”

之后就听他们转了话题,说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萧清不感兴趣,就不再特别关注了。

这时,小二将萧清的菜上上来了。最大的盘子里是一份拼盘,有羊肉,鹅肉和糯米饭。

只见羊肉表皮金黄,还滋滋地冒着热气,点点油脂滑落,滴在洁白的盘子上格外惹眼;

鹅肉摆放整齐,不似羊肉那样烤的焦黄,却显得饱满多汁,感觉咬上一口汁水就会在口腔中爆开;

中间的糯米饭也没被抢去风头,因为混合了料汁,所以是淡淡的酱油色,色泽清亮,看上去就糯香十足。

相比之下,清蒸鱼和汤饼就比较中规中矩了。萧清赶紧开动,羊肉果真如想象的酥脆,鲜而不膻;鹅肉劲道却又多汁鲜嫩;糯米饭软糯,料汁搭配得刚刚好,唇齿留香。不愧为酒楼招牌菜。

一阵风卷残云,萧清吃饱喝足,便离开了酒楼。

她来到街道上,慢慢地逛了起来。她喜欢这些人气和烟火气。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衙门口,有一个侍卫看守,门口贴了一个告示。

萧清忙上前细看,原来写的是一篇劝农文。大致内容是现在是农耕好时节,大家伙不要耽误农时,要抓紧落实生产。谁要是耽误春耕,如践踏青苗啊,杀耕牛啊,都是大罪,一旦发现必严惩。

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