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眼皮子底下,但是自已连对方的模样都不清楚。自已不仅和对方力量相差悬殊,刚刚法海就差点要了自已的小命。

而且信息也极其不对称,自已对修行之事都一知半解的,更别提上界各方势力了。之前觉得仙途渺茫,现在何止是渺茫,简直是毫无希望。

萧清垂头丧气地赶路,她也不想具体的地点了,随缘吧。走着走着,她感觉到一股股力量在涌入自已身体,修复着刚才被打出来的内伤。

这种感觉她熟啊,就是百姓在为她祈福的信仰之力,去年九月九重阳那会,她体会过。今天端午,一定是那些百姓又想起了自已,在为自已祈福了。她闭上眼,细细感受着这些纯粹的力量,心也慢慢的暖了起来。

她想起伟人说的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啊,她有千千万万的百姓为依靠,他们有时虽然盲目,但有时却是最纯粹的。她现在天然就和大众一个阵营,接受上界的俯视,但大家的智慧和创造力却是无穷的。

萧清细品刚刚观音大师的话,让她不要过多参与世间事,不仅是指点她不要用超凡的力量对付凡人,更多的或许是在忌惮她扩大在凡间的影响力,收获令他们眼馋的信仰之力。

那么凡人修行者各自为政就是他们想要的局面,越分散越混乱,越有利于他们收集信仰。骊山老母的女杰弟子们、疑似下凡的许仙、真仙下凡的许仕林、那些高僧等,是不是就是收集信仰的工具之一呢?

萧清越想,眼神越亮,这么一来,尘世和上界的关系真的就该是仰视与俯视的关系吗?那可不见得。

嘿,既然视我如棋子,那我就以身入局,只是这棋子呀,可能是颗让人头疼的棋子呢。

(阴谋论来了,大家不喜的请轻拍,手下留情,感激不尽)

第74章 来啊,药到病除

萧清想通关键之后,心态也放平了,一路上边调理内伤,边采集沿途中的药材。现在她炮制手法也挺老练了,所以走了十来天,她的包袱就鼓起来了,基本是沿途采集的药材。

药材越搜集越多,萧清背起来也麻烦。所以,她开始琢磨养身丸以外的其他丹药了。她参考后世的家庭常备药:感冒药,尝试炼制治疗风寒和风热的丹药。

现在她还是采取的和上次炼丹时的方式,如何通用化她暂时没有想通关键。

萧清仔细观察新炼制出来的药丸,治疗风寒的丹药上有一丝红色,应该是温性药材占主导的缘故。与之相对的,治疗风热的丹药上有一丝蓝色,表示凉性药材占主导,十分好区分。

这次出行十分仓促,萧清索性就将炼制好的丹药一股脑的放一个干净的布袋子里。

萧清一连走了好些天,这天她路过一个村子,她打算停留一段时间,给村民义诊。

刚开始村民都一脸怀疑,这大夫看着这么年轻,看诊还不要钱,她图啥?而且村民一般是小病靠熬,大病才去药铺抓点药喝喝,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萧清的游医事业遭到了滑铁卢。

这可不行,萧清还想多累积病案,同时救治百姓积攒功德呢。

“老乡,有谁家有桌子,可以借用一下吗?”萧清在村口的大树下,朝来围观的村民问道。她想摆个桌子方便脉诊,而且看上去也更正式一点。

村民:……

“我出5文钱租借一天…”萧清话还没说完呢,就有好几家村民说他家有,马上给搬过来。

村民:笑话,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有钱的冤大头,不得抓紧喽。

萧清:她就知道,这天下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没想到义诊也要从花钱开始。

“大家别急啊,我就只需要一张桌子,麻烦离这里最近的老乡,我租用你家的可好?”

家就在村口的汉子听说用他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