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少女面前展示自已才华的大好时机。

萧清看见不远处,一青衫书生正蹙眉凝思,手中折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掌心,口中喃喃自语。

旁有个机灵小厮,急得抓耳挠腮,嘟囔着:“少爷,这可难煞人也,啥‘弯弯藤儿架上爬,串串珍珠上边挂’,莫不是说那葡萄,可又不像嘞!”

书生轻敲他脑袋,笑骂:“你这憨货,仔细琢磨,是‘豆角’呐!” 言罢,兴高采烈去揭谜面,当真是意气风发。

萧清一路逛下来,看了好些个灯谜,可惜,她猜到谜底的寥寥无几。她有点羞愧,然后看见旁边卖元宵的,果断过去买了一碗元宵。热气腾腾、圆圆滚滚的胖元宵,一口咬下去,糖汁四溅,甜甜糯糯的,十分好吃,抚慰了她的羞愧。

不远处,几位妙龄女子结伴同行,身着罗裙,色彩娇艳如春日繁花。她们在花灯下停驻,指着一盏绘着并蒂莲的花灯,俏脸含羞,交头接耳。

为首的女子轻嗔道:“这灯可真应景,但愿今年能遇着知心良人,似这并蒂莲般成双成对。” 话落,同伴皆捂嘴轻笑,粉面含春,眸中满是对姻缘的期许,又怕旁人听了去,故作矜持,莲步轻移,隐入人群,徒留一缕幽香飘散。

萧清还看见有些与年轻男子同游的少女,他们说说笑笑,脸上又带着丝丝羞怯。空气中都有粉色的泡泡了,这元宵佳节竟也是古代版的情人节了。也是诗人们灵感的来源之一,比如这“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萧清觉得自已被齁住了,可能是元宵太甜。萧清几口将汤喝完,起身将热闹繁华甩在身后,迈步向药铺走去,回去吐纳打坐去。

第68章 太后有疾

市井中消息散播是最快的,前几天还在讨论元宵节上某某家的花灯是如何的漂亮,某某公子如何俊俏,才华横溢,猜中了多少个灯谜。今天就说到了宫廷之事。

“听说太后有疾,瞧了宫中的太医,都不见好。”

“据说,太后梦见了一黄衣道土,须髯长耳,自言能治其疾。皇帝陛下下旨,说谁能找到这个道土,有重赏。”

“这说得也太笼统了吧,就这么点信息,怎么去找啊?”

“傻啊?肯定有本事的道土啊,比如说能医治百病的、有神奇仙术的,等等。”

“这样一说,好像也可行,可是我知道的有名的道土都不符合这个特征,哎….”连消息最灵通的包打听都没有此人的消息,指望领到皇帝的这笔赏金是不大可能了。

萧清也没放在心上,只是当作一个八卦来消遣的。

没想到,过了没几天,就又有新的消息流传出来。说是这个道土被找到了,此人远在峨嵋山,姓皇甫名坦。皇帝派人去诏他入宫,来为皇太后看病。

萧清也没想到故事有后续,她现在也被勾起了一丝好奇心,想要知道这个道土是不是真如太后梦里的那么神奇,可以治好她的病。就像看小说连载,刚好看到了卡文处,勾得她心痒痒。

又过了十来天,萧清以为故事太监了,她的好奇心都快磨没了的时候,宫中又有新的消息传出来了。“以嘘呵布气,目即愈”说是那个道土,就那么吹了一口气,太后的眼睛就好了。萧清这时才知道太后是得了眼疾。

等会,这个故事似乎在哪里听过。先前正月初一的时候,她去师父家拜年,碰到师父和王太医,两人讨论的就是一个贵人看不见了。所以那个贵人应该就是太后。

那她这事就有点玄幻了呀,脉相没有看出问题,道土一口气就吹好了。让萧清想到了去年随师父去看梁相国时,也是这样的莫名其妙。难不成这里面有什么隐情?

萧清努力回想皇甫坦,这个名字实在是陌生。她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