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霄宫” 三字笔力雄浑、金漆夺目,传闻乃御笔亲题,透着皇家的尊崇与威严。据说这洞霄宫,是道教的七十二洞天福地之首。

迈步入宫,仿若踏入另一重天地。庭院中,花灯高悬,花样繁复,令人目不暇接。

有走马灯,灯罩上彩绘着《封神演义》与《八仙过海》的传奇,人物鲜活,烛火摇曳间。琉璃灯剔透晶莹,恰似冰棱雕琢,内中火焰跳跃,光影折射在地面,斑斓如梦幻之境。

还有绢纱灯,细腻笔触绘就西湖风景,苏堤春晓的烟柳,在灯上徐徐展开,尽显临安城的温婉旖旎。

耳边响起悠扬的钟声,恰似天音贯耳,清越悠扬,驱散了四下的嘈杂。众人皆循声望去,只见数位身着道袍的道长,自大殿鱼贯而出。

为首的道长,头戴混元巾,身着紫袍,绣着八卦乾坤图案,衣袂飘飘,仙风道骨,引领着一众人步入法坛。

法坛高筑,以青石铺就,四周雕栏环绕,刻着龙凤之纹,寓意祥瑞。台上香案罗列,摆满时鲜蔬果、精巧糕点,香炉中青烟升腾,馥郁檀香弥漫开来,叫人心神沉静。

诵经声起,起初如潺潺溪流,轻柔婉转,继而似江河奔涌,气势磅礴。或低吟浅唱,如诉衷肠;或高亢激昂,直破云霄,仿若与天地神灵对话。

诵经声在宫宇间回荡,引得众人皆闭目静听,沉浸其中,似灵魂都随那音韵飘向九霄云外,寻那太上真意。萧清也闭眼跟着默念,心静如水。

法事渐入高潮,只见道土们手持桃木剑,踏罡步斗。他们步伐奇异,左旋右转,宛如星移斗转,口中念念有词,或是咒语,或是祈愿之语,桃木剑时而轻点虚空,仿若驱邪斩祟。

台下众人,皆屏气凝神,目光追随着道土们的一举一动,脸上满是敬畏之色,仿佛借由他们的法事,尘世的灾厄、鬼魅皆能被荡涤一清,新春新岁将满是祥瑞安康。

萧清感受着道土的步伐,她竟能感觉到有微弱的力量在盘旋。这应该是一种小型的聚灵阵。随着道土们步伐的变动,灵气隐隐波动、汇集,众人觉得精神为之一振。这的确可以在一定意义上驱除灾厄。

看来道观有自已的传承,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修行之术了。可惜自已上回在骊山老母殿里,什么也没有学到。

难不成要先成为道土,才能学得秘术?也不知道观里有没有高人,会不会像法海一样看见自已就喊打喊杀的。

法事一结束,众人依次至香案前敬香祈福。萧清亦随着人流上前,接过道土递来的香束,道土并没有发现萧清的不同。她闭目合十,心间默念所愿,望生活清平、岁月安宁,随后将香插入香炉。

萧清随着人流,逛起了这有名的洞天福地。她的确感觉这里的气息让人很舒服,难不成有灵脉?但是到处是人,她找遍了各个角落,也没发现哪里有特别的。只是感觉正殿的灵气更充裕一些。

她心念一动,刚刚做法事时道长们似乎使用了聚灵的手段,那么这大殿是不是也是如此呢?可惜她对布阵是一窍不通。不行,得找时间来探探这洞霄宫。

回到临安城,时间快傍晚了,所以城里人的灯市也开始了。百姓们都身着新衣,或华贵,或质朴;女子们精心梳妆,发髻高挽,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息。

与洞霄宫的花灯不同的是,城里的花灯样式更多,更华丽。有龙灯、宫灯、纱灯、蘑菇灯等,形状也各异,有圆形、方形、柱形等等。

靠近皇城那边,还搭起了一座几丈高的大彩灯楼,称为琉璃灯山,上有数千只各色精巧的灯组成。街道在灯光照耀下,恰似一条璀璨银河倾落凡间。

在花灯下面,一条条谜面纸条随风轻舞。若是有谁能猜出灯谜,就取下纸条,还能得到老板的一份礼物。当然,也是少年们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