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四日,是此时历法上的“交年”,家家户户不论贫富,都要准备“蔬食饧豆”祭灶,夜间“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

所以白天街坊间市声鼎沸,到处都是叫卖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箕豆等祭灶用品的声音。

药铺里的厨房,负责膳食的婆子也准备了祭灶用品,是糕点和瓜果,还挺丰盛。

萧清依稀记得要在灶台上点灯来着,于是她问婆子:“许婶子,是不是还要点灯?”

许婶子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萧清,她甚至都想让萧清在除夕夜时,和小童门一起去“卖痴呆”了。

“现在都还没过除夕,点什么灯?灶台点灯是正月十三那日。”许婶子心说,这阿清是怎么长大的哟,连灶台点灯都不知道,灶神莫怪,灶神莫怪。

于是她又给萧清好一通风俗普及。原来人们会在正月十三那天,在灶台放上一口锅,锅内放上一个油碟,装满食用油并放入灯芯,做完晚饭之后点上灯,摆上供品,一直烧到灯油燃尽熄灭为止。

这一习俗意在祭祀灶神爷,祈求新的一年里衣食无忧。

萧清尴尬地摸着鼻子走了,她决定多看、多听、少开口。

济民药铺终于要放假了,除夕当天和大年初一放假,共两天。萧清听到学徒们私底下嘀咕,初一到初三,公租屋都要免去三日房租呢,连赌禁都要开放三天,药铺却只放两天假。

萧清心底发笑,看来无论是现代,还是在古代,打工人一年到头都盼着假期。

师娘怜惜萧清孤身一人,所以让人将她请到了许府,和许府众人一起过除夕。

萧清其实是有些不自在的,她和许府其他人接触不多,虽然和师父、师娘亲近,但别人一家团聚,她一个外人在场,多少有点尴尬。

奈何师娘坚持,她觉得大家都欢欢喜喜地度佳节,萧清自已一个人在药铺呆着,吃也吃不好,也没人和她说说话,多孤寂啊。

在师娘的坚持下,萧清拎着礼物来到了许府。年礼前几天她就送过了,所以这次来的时候,就买的糕点,上次买来的时候,她看师娘挺爱吃的。

“阿清,快进屋来,你看你,又带这么多东西?”萧清一进许府,就发现府里众人忙忙碌碌的,这是一家子在师娘的指挥下,在打扫屋子呢。

“师娘,新年好!”看见师娘让人挂桃符、贴门神,萧清微微避过,站在师娘身旁观看。

桃符其实就是古代版的春联,只不过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薄薄的桃木板上,上画神像狻猊(suan ni)、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门神),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

门神则是穿甲胄、戴头盔,十分威武。桃符和门神,都有镇宅、驱邪之效。

萧清心里是有一点点害怕的,她是妖啊,万一这门神发威,自已可就显出原形了。

等都挂好了,她感知了一下,觉得的确有一股微弱的力量,对她有排斥。等师娘牵着她走入屋里,排斥之力有削减,看来这桃符和门神,的确有用,不过妖力太强或者有主家的真心接纳,估计就没有什么影响了。

“师父,新年好!”许太医正坐在上座喝茶,看见萧清进来,脸上笑容更深了几分。

“你小子,你师娘不请,你是不是就不会上门来?”他佯装生气,在许太医心里,萧清和自已儿子地位也差不了多少了。

“阿清,你上次给我的养生丸是你自已做的?”之前萧清来送年礼的时候,许太医没仔细看,他以为只是普通的吃食,让师娘归置到库房。

结果晚上,师娘整理的时候,发现有两盒药丸子,师娘作为一个太医的妻子,对药丸也是有几分见识的。她觉察出这药丸似乎和普通的丸子不同,就拿出来找许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