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就是之前站在老母旁边的女童,她听见小道长叫女童“梨花师姐”。

萧清顿时一惊,难怪她之前就觉得骊山老母收一个将军的女儿做弟子的情节怎么那么熟悉,这不就是樊梨花么?唐朝有名的女将军,与薛丁山结为夫妻,后来还被高宗皇帝封为了威宁侯。相传她就是骊山老母的弟子,骊山老母教她撒豆成兵,移山填海之术!

第16章 盛世长安

女童已经叮嘱完小道长,转身离开,和萧清擦身而过。萧清小心翼翼地偷偷用余光打量着这位大唐未来的女将军,只觉得果然不愧是将门之后,她年岁不大,但眉目间皆是坚毅之色,身姿挺拔,背影都透着一股自信,如同一柄待出鞘的利剑。萧清不敢多看,怕被发现。

她走到小道长身前,询问是否还可以继续借宿,没想到小道长说可以。其实当时有很多虔诚的信徒,在道观一住就是一年半载的也是常事,只怪萧清没见识。

于是萧清就又住了下来。同之前一样,她每日和道观众人一起上早课,晚课,有一种她又回到了现代,和师傅一起念经的感觉。

之后和道观的人混熟了些,她还得到许可能进入道观的藏经阁去翻阅经文。但是萧清进去查阅了许多经书之后,发现事情似乎有点诡异。她没有发现有关法术或者修炼体系相关的书籍。这令她十分失望,却又费解,偌大的骊山老母殿竟然连基本的介绍修行体系的书都没有吗?

她不甘心,又去找道观的道长们求教,结果她们都说自打她们入观以来的确是没有见过此类书籍。萧清本还想能不能有机会求见一下骊山老母的,但从那日讲道之后,她再也没有见过骊山老母和樊梨花。也不知道是不是闭关了,还是不想见客。萧清只得作罢。

由于感悟的提升,她突破到中阶灵脉贯通境界之后,还没来得及巩固的修为也更为凝实。此时,她觉得再单单感悟对修行的提升帮助不大了,她得修炼吸收灵气。于是她和道观众人一一道别,感谢她们这段时日的关照。

原本她还隐隐期待是不是可以和大殿的主人骊山老母见面道个谢,结果还是无缘见到。萧清最后带着一丝遗憾地下山了,准备回自已的山洞修炼去。

而在一间紧闭的静室内,骊山老母正盘腿打坐,她朝萧清离开的地方看了一眼,轻轻地叹了口气,站在一旁的樊梨花不解道:“师尊,这位青衣客人是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为师看她身上因果线缠绕,不知道是好是坏”,骊山老母轻轻摇头,“罢了罢了,天道无亲,常于善人。”说完就再度闭目打坐起来。

萧清自是不知道入了大佬的眼,她将自已的东西收拾好,就包袱款款地下山了。镖局的人早早的就回去了,萧清自已来的时候已经默默的记好了路,所以她打算自已独自回去。

一路没有丝毫停顿地走下山来,萧清看见官路旁有一个茶寮,路过的行人在那喝茶歇脚。她也打算尝尝这茶,顺便听听大家讲的八卦。这一年多都呆在山上,其实她也并没有机会了解山外的事。

“听说圣上派去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已经回来了,还顺利带回了西天的真经!”

“没错,我大表姑家的女婿的远房表哥,在礼部侍郎家当差,据他说这唐僧取经回来就进宫向陛下复命,陛下龙颜大悦,命法师在正在修建的慈恩寺旁,主持修建一座佛塔来存放真经。”(注:《西游记》原文说的是放在雁塔寺,但百度百科历史说是取经回来后,太宗命玄奘主持修建大雁塔,来存放经书)萧清听得眼睛一亮,慈恩寺里的佛塔,那不就是西安的大雁塔么!??

其他随行的人听得也是啧啧称奇,就听到其中有一人惊叹道:“嘶!这慈恩寺不是太子为了追忆长孙皇后而建的么?陛下当真是看中取回的真经。”

“可不是么,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