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
谢渊沉思片刻后,开始落笔,他先写的是干旱因何而生,古人云天灾人祸,干旱属于天灾,它自不是因为某个人产生,所以圣上何错之有啊!
再我泱泱大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哪天不出点事?出点事给他铲平了,结了也就好了。
如果出点事就要下罪己诏,那岂不是说圣上天天都要下个?
别人都还在思索如何下笔,而第一个下笔的谢渊,在一众贡士中,是如此的显眼,甚至连宋铭都注意到了他,注意到了自然也就有些好奇,不知他是如何作答的。
高坐在上位有些无聊的宋铭,走下龙椅来到了谢渊的身边。
沈阁老、姜尚书几人,连着一众贡士的视线都随着圣上移动,落到了谢渊的身上,一时间贡士们羡慕、嫉妒的同时,心里也有了一种紧迫感,毕竟谢渊已开始动笔了,而他们还没有思路。
第277章 殿试【下】
谢渊察觉到有人在注视自己的时候,圣上已走到了他的身边,不过他并未因为圣上的到来而紧张,依旧按照自己所思写了下去。
旱情发生了,第一个要做的不是把责任推到各地官员的身上,治他们的罪,这就错了。
这些官都是圣人和朝中诸位重臣任命的,既然将他们任命到了地方,那就说明这些官员都有可取之处,即便有错,也不至于是死罪。
然后谢渊紧接着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救民先救官,旱情发生后,如果官都活不了,还怎么救民?
紧接着谢渊开始阐述这样说的原因,灾民那么多,总要有人去给他们发赈灾粮吧!
而这赈灾粮不可能是朝中诸公去发,最后还是各地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去发。想要他们干活,总得先让他们吃饱,无性命之忧吧?
宋铭看了一眼谢渊的策论,再看了一眼他的年龄,年方二十四,竟如此老道。
他看了一眼谢渊,又接着往下看,看着看着他先是眉头紧蹙,紧接着又慢慢舒展开来,后来双眼是越来越亮。
不知不觉他竟在谢渊的身边站了一刻钟,直到海公公拉了拉他的衣袖,宋铭这才回过神来,发现他有些失态了。
宋铭虽重新回到了龙椅上,却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也是这一刻,他记住了谢渊。
彼时沈阁老、姜尚书这些人精,发现圣上即便重新坐了下来,视线还是在谢渊的身上,就知他肯定是前三没跑了,也不知他是如何破题的,竟让圣上触动这般大。
谢渊阐述完自己的主要的观点,只觉得双腿有些麻,他轻轻动了动,这才接着往下写。
今年全国干旱,偏偏岭北以南,受灾最重,这说明那边沟渠治理的不好,水井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