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2)

陶砚老实地拿起了笔,“那娘你说吧,我继续写了。”哎,他就只知道这些啊,再多也说不出来了。

丁氏想了想,对柳二丫道:“二丫啊,我和陶砚他爹,打小就命不好,我呢是五岁的时候就被爹娘卖了。”

柳二丫惊讶地啊了一声。

被爹娘卖了?!

她虽然也听说过邻村有小女娃或者姑娘被爹娘卖给人做丫鬟或者童养媳,拿了钱给兄弟娶媳妇,但也只是听说,还从来没见过。不对,还是见过一个的,就是她大嫂黄氏家里的那个。

没想到她婆婆以前居然做过哪家的下人?!

“想不到吧?”丁氏笑道:“我若是不说,好多人都想不到呢,不过也没什么,几十年前天下大旱,卖儿卖女的人家多得是。我也不过只是其中的一个罢了,爹娘卖了我,家里人便能多活几日,也算是报答养育之恩了。”

这件事陶砚是知道的,他不想娘再说这些伤心事,于是嬉皮笑脸道:“娘,你还说我呢,你说的这也不是重点吧。”

“写你的字去,”丁氏敲了他一下,“今天不写完不准吃饭!”

陶砚抱头,“好好好,娘你别生气,我这就写。”

“好了,娘继续说。”

丁氏被他这一打断,之前感伤的那份心也没了,于是道:“后来啊,人牙子就带着我们几个小姑娘一路南下,来到了这里。正好当时唐家老太爷告老,唐家二丫你知道吧?就是我们县的唐员外家。”

柳二丫点头,“知道,唐家去年娶媳妇,我爹还去给他们家挑过嫁妆呢,走一趟给两百文钱。”

丁氏笑道:“对,就是他们家了,唐家有钱得很。”

48. 第 48 章 婚后第一天(二更)……

“我到唐家的时候, 还不到六岁,六岁的小姑娘能做什么啊?就是一边学规矩一边给大丫鬟们跑跑腿。管事的嬷嬷见我长得端正,嘴也巧, 就把我分到老太太的院子里凑趣,后来老太太去了, 我又伺候过家里的三姑娘。”

“再后来,三姑娘嫁人了……”

丁氏回想起二十多年前的时光, 上一辈的唐家三姑娘是庶出, 不得嫡母喜欢于是就被随便打发了。她不想跟过去做陪房, 将来被嫁给姑爷家的某个管事小厮, 或者给姑爷做妾,于是就求了三姑娘留在了唐家。

在唐家最后的两年里,她待在大厨房虽说只是做些打杂的活, 还每天不得歇, 远不如在三姑娘身边轻省,但她也很高兴。

“然后,我就遇到了陶砚他爹,自己赎身出来了。”

丁氏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陶家人丁不旺,我嫁过来的时候陶砚他爷已经死了,奶也只多活了一年, 后来就只剩下我们两人过日子。陶砚他爹和陶砚一样,也在县衙当捕快, 我们的日子还算顺利。”

“他和陶砚干爹张捕头, 以及他温叔就是年轻时候认识的,他们三个人时常聚在一处喝酒呢,那个时候他温叔也是捕快。”

“对了, 二丫啊。”

“陶砚他干爹现在是县衙的捕头之一,捕头再往上,则是典史。整个县衙一共有三个捕头,每个捕头手底下又有七八个捕快。捕快你知道吧,就是抓人的,街市上如果有小偷,就是陶砚他们去抓。”

柳二丫听得很认真,“娘,我知道,上回我就见他抓人了。”

丁氏笑道:“对,他们一天到晚做的都是这样的活,有时候还要出远门,不过二丫你也别怕,陶砚打小就习武,比一般人强些。如今就在他干爹的手底下呢,他干爹待他好,就跟亲儿子一样,若是有危险也不会让他去。”

“而他温叔呢,是仓大使。”丁氏的目光转到陶砚那边,“陶砚啊,你跟二丫说说,仓大使是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