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到了换防的时候。秦无疾冻了一整夜,浑身上下都僵硬得厉害。
等换岗的孙七明等人过来了,打过招呼,他将长枪抱在怀里,低头呵了呵手。
孙七明刚睡醒,皱着眉头,缩起脖子打了个冷颤,“这天儿是真他娘的冷。”
说话之间已能见到白雾蒸腾。
秦无疾双手捂在嘴唇附近。“九月末尚且如此,冬天该多冷?”
“冬天?”孙七明笑了一声,伸开手指,露出粗糙的手背,“手指头能冻出满满一层黑疮来。”
孙七明看了眼秦无疾的手,又道:“你这小媳妇儿似的手指头……也就这几个月了,多看几眼吧,等今年入了冬,往后就都见不着了。”
秦无疾淡然回答:“不在意这些。”
就在这时候,他偶然间瞥向半空,随后定住了目光。
“孙兄……”秦无疾面颊通红,然而唇色惨白,“那是狼烟么?”
山脊之上,灰白色的城墙绵延不绝,每隔五里便有一座小堡台,横望左右,数柱漆黑烟气沉默着顺风而上,如同浓墨晕入昏暗天色之中。
就是这一眨眼的功夫,城墙上许多人都看到了狼烟。孙七明大骂一声,撒腿往台堡上跑,扯开喉咙大喊:“敌袭!升烟!”
小树堡最上层天台上早已堆放着成捆的红柳与松柏枝。关兵将湿柴与干柴混在一处,再泼上满满一桶桐油,拔开火折子丢进去。
湿柴烧不出烈火,泄洪一般蒸腾出滚滚黑烟,轰然将整个天台包裹在其中。台上关兵满头满脸皆是炭灰,被浓烟熏得浑身黢黑。
小树堡中所有关兵都停止了休息,披甲从堡中鱼贯而出。百余张直弓都已提前上好了弦,成捆成捆的长箭从堡中搬运出来,急速以小树堡为轴心分发左右。
小树堡与山阳堡乃是两座可燃烽火的敌台,分列燕水关口东西陡峭的山脊之上,以成庇佑之势。
山脊高耸,于骑马飞驰的戎索人来说是奇险,几乎不可攀登,故而两座城堡不必劳费重军,弓兵即可守,敌来之时,最要紧的便是回防燕水关口。
秦无疾提着长枪,随大部队一路朝山下狂奔,众人领了马匹,一路飞驰向燕水口防援。
秦无疾心跳得很快,一宿未眠的头脑仍清醒着。
马蹄声乱,烟尘四起。
他浑身被铁腥味包裹着,又嗅到那股交战之前的肃杀气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晚了一丢丢!
--
秦将军小课堂:
【1】吕迟名字好难写:繁体字“吕迟”要写作“呂遲”,姓氏还好,“遲”这个字花里胡哨的,对于小文盲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
【2】狼烟:烽火台上点烟示警,为啥要叫狼烟呢?有一个说法是,烽火台上烧的是狼粪,故而称狼烟。此说法不大可信,关军一天到晚忙得很,谁没事儿追在野狼屁股后头捡粑粑,也捡不到那么多粑粑烧啊。而另一个说法是,北方进犯的游牧民族多以狼为图腾,所以狼烟的“狼”指的是北敌。这个说法比较可信。
【3】长城不就是个墙吗,怎么防御外敌:长城动不动绵延数千里,如果十步站一个士兵,光是巡防就得几十万人,劳兵甚重,防守还薄弱。人家游牧民族往城墙上挂个飞钩不就爬过来了,中原能守得过来吗?
这就是误会了长城的作用。以(文中的)雁门关为例,长城大都修建在勾注山山脊上,山势陡峭,很难攀爬,主要起到瞭望监视的作用。而游牧民族依靠战马保持机动性,缺少攻城手段,人能爬山,马却不能,人家不可能抛弃战马,吭哧吭哧爬山翻墙头。所以游牧民族进犯之时,都会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关”和“隘口”集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