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1 / 2)

“刀法不错。”吕怀南火眼金睛,伸手叫他拉着,又饶有兴致地问他,“练得这么扎实,这刀法是家传的?”

“立禅刀。”关朔答得简洁。

“少林寺和尚刀。”吕怀南啧啧称奇,“我看你跟我差不多大,练这六根清净的玩意儿,以后不好娶媳妇。”

关朔听惯了他信口胡说。

“追兵暂且退了,且不知何时会再来。将军有闲心与我说嘴,不如趁早撤退,想法子与朔州军汇合。”

“你在怨我。”吕怀南笑起来,一对棱角锋利的丹凤眼上挑着,目光雪亮宛若利剑似的,直直看进他内心深处。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本不该有这样锐利的眼神。

自白粟河伏击之后,戎索人鲜少进犯天海山。

边地安宁,河东军没了用武之地,只能安安分分地守着土地放牧耕作。

而身处千里之外的皇帝,对吕怀南的宠信却只增不减,绫罗绸缎、金银玉器,排着队往朔州治所里送。

吕怀南拜谢天恩,照单全收。

而关朔冷眼旁观,对此并不多做评价。

这三年时间,战事不急的时候,关朔大多泡在校场上,很少像其他副将一样跟在吕怀南身后,狗尾巴似的黏着,鞍前马后地伺候着。

三年以来,关朔话都很少跟他说上两句。

偶尔在他身边当值,关朔也只站在角落,不甚留心地听他前言不搭后语……要么是做些七扭八歪的酸诗,要么喋喋不休地吹嘘自己的文治武功。

吕怀南唯一安静下来的时候,就是在造弓。在关朔看来,便这是他所有爱好中,唯一一件正经事情。

关朔对他的尊敬有限,心中默默把他当成个胡说八道的混子。

兴许当初白粟河一战,吕怀南不过初出茅庐是运气好,打了一场大胜仗,一战成名。

之后三年戎索人并无大举进犯的举动,理所当然的,这功劳便悉数归到了吕怀南身上,托着他就此平步青云,分明也是运气居多。

可如今在这九死一生的困局里头,关朔突然对上他的眼睛,竟发觉里头承载着的,并非他之前所想的,那些乌糟糟的酒色财气。

“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如今输得丢盔卸甲,垂头丧气有用么?倘若我哭个鼻子,戎索人能屁滚尿流地退兵,死了的将士们能活过来,那挺好,本将军现在就给你哭个带响的。”

吕怀南笑着,曲起手指,蹭蹭金甲上的血与尘埃,把它蹭得闪闪发光。

都这时候了,还爱漂亮,净整那没用的。

“既然哭鼻子没用,那还不如多笑笑。”吕怀南扛着刀,朝关朔抬抬头,“走了。”

“关元成是吧?不着急,将军带你把场子找回来。”

【作者有话说】

再更一丢丢,嘿嘿。

232 陈年其二

◎等到功成那天,我请你喝酒。◎

吕怀南两片嘴一碰便说把场子找回来, 但哪儿有那么容易。

阔别三年,戎索人这次是有备而来。

和现在轻骑互射不同,当时两国交战, 还是兵马具装的重骑兵当道。

骑兵配的是重锤长枪, 拼的是近战肉搏, 交战之时重甲撞击, 血肉横飞, 人马俱毁, 以命换命。

草原上人口稀少,是完全经不起这样沉痛的消耗的,于是此前数十年的边境博弈中,两国之间少有死伤上万的大战……直到白粟河之战, 吕怀南以一己之力打破了平衡。

吕怀南依靠地势之利, 以一成兵力的损耗换来敌人全军覆没,白粟河之战不再像是势均力敌的死战,几乎成为了单方面的屠杀。

或许是在白粟河之战中受了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