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无疾记着他的情谊。但直到今日,这话仍旧不该明明白白地说出口。
越王了结差事,抬步向外走去:“你离京之日,若无圣命,本王或不便送行。”
“秦时安。”
“下次再见,望是河东军凯旋之时。”
【作者有话说】
秦将军小课堂:
【1】折剑留赠人,严装遂云迈:出自高适《赠别王十七管记》。
--
对不起太晚啦啊啊啊啊。
174 疼你
◎念你皮肉受苦,就当老子再疼你一回。◎
河东军离京的消息传扬不远。
京中更是鲜有人知悉, 西北大战在即。
遥望一个多月之前的光景,关朔凯旋时旌旗满天、百姓夹道相迎,欢呼鼓动, 如今离京却万分低调。
太庙仍在重建, 朝廷甚至没有为河东军公开祭庙祝祷。
缘是征军行程不好声张。
“天海山东西横亘两千余里, 山势高耸, 主峰积雪终年不化, 是为绝险, 若非北周朝廷羸弱,苟且偷安,将两千里疆土拱手相让,此等天堑难落敌手。”
“如今陛下欲起兵夺回故土, 与天工相争, 该有正兵不兴,用兵用奇。”
自大齐建国伊始,河东军苦心钻研防御,数年不曾出关远征, 如今既要反守为攻, 战机便需得自己来争。关朔入宫这些日子, 与皇帝论道兵法, 定下战计,是为兵不厌诈。
朝廷答应假意议和, 派遣使臣北上河东,与戎索使者约定, 三十日后在云州相见。
而关朔不与使臣一道。
大都督后落使团一步, 暗中领兵回关, 三十日后绕过云州, 派兵三路,从蔚州出发,偷袭凉城、卫城、垣城三城,力求秋收之前夺回赤州,打断戎索从天海山东南山麓进犯云朔的通道。
“戎索兵马极擅秋战,纵观史书,中原自秋季北上伐戎,败迹逾百,而胜数寥寥。”
“故而秋前之战不为光复,只为伐兵,力耗敌国人马粮草,削弱生机。”
关朔与皇帝站在沙盘前,将朔州、云州以北的赤州插上红标:“复土之战,自冬伊始。”
皇帝沉思良久,开口道:“善。”
--
假意议和的使团出发后七日,关朔携兵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京城。
开拔时辰未至,路旁送行的人寥寥无几,新上任的礼部侍郎计淳算做其中一个。
登上遂云车前,秦无疾给计淳留下一封书信。
“京城之事,还望师兄多加看顾。”秦无疾低声道,“陛下复启清流,是为了平衡世家族权力,崔家王家不和,才有清流生存的空隙……此乃王家之败,而非清流之胜,请师兄转告各位同僚,河东战火止息前,不可骄狂,不可妄言,循规蹈矩,万事小心。”
计淳眼圈发红:“好,我一定记得嘱托,字字不忘。”
“至于这封信……信中的安排并非上策。”秦无疾最后对他笑了笑,“不至生死存亡的危机,就不必打开了。”
计淳又要哭了,点头说明白,正在伤神的时候,见秦无疾身后河东的将士纷纷上马,赶紧递上怀中包裹:“好险忘了这个!”
“这是你嫂嫂给缝的护膝,缝了两套,供你换洗着用,虽值不了多少孔方,但好歹是份心意,时安且收下!听说天海山苦寒,山上冻雪四季不化,寒气过盛必定催伤筋骨……时安,万万保重!”
秦无疾双手将包裹接入手中,郑重道谢。
车马扬起黄尘,吹向四野。
沉重的鼓声之中,计淳与他告别。礼部侍郎默默从马队中穿行而出,牵起驴子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