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襄有自己的立场,是决计不会站在主战那一边的,崔闲说这些也没用。
礼部尚书沉默良久,半晌后皱起眉头来,轻声道:“疯东西。”
【作者有话说】
来走剧情嘞!
超久违的秦将军小课堂:
【1】国相:大齐中央朝廷的设定,借鉴三省六部制,其中尚书省主管行政,对六部有实际控制权,地位最高,权力最大,所以文中尚书省主官(尚书令,或尚书左右仆射)是所谓的“正宰相”。秦家爹爹之前就是尚书令,旁人敬称他为秦国相,或者秦相爷。
【2】南宫:尚书省别称,因为官署坐落在皇宫以南,又称南宫、南省。
同理,中书门下两省官署坐落在北边,所以并称北省。
【3】卫协: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个人,西晋画家,与张墨并称“画圣”,画作皆已失传,借来用用。
【4】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国家的重大事情,在于祭祀和战争。用在文中,是说礼部和兵部在六部中是地位最高,说话最顶事儿的。
下课~
155 寿宴其二
◎秦公子是枚好棋。◎
两兄弟打机锋打不出胜负, 暂且偃旗息鼓。
那厢主堂屋檐下,长寿椅上的老相爷蹒跚站起身来,叫关朔跟着他走, 前呼后拥的, 又去看那副《七佛图》。
看样子对这贺礼是真的喜欢, 逮着机会便要与人炫耀, 也不管面前站的是谁。
关朔是行至朝堂巅峰的武将, 对文人工笔无甚兴趣, 不过给老寿星个面子,覆手而立,站在他身边作陪。
梁相爷赏画赏到一半,却突然开口问他:“秦家小子, 是不是也跟你们一道回京了?”
老相爷双眼浑浊, 苍老的脸旁缀着层层皱纹,层层都在笑,他抬起手来,哆哆嗦嗦指着面前的《七佛图》:“有空叫他过来, 帮我看看卫协的画……”
老相爷此语落下, 身边静了一片。
崔襄恍若未闻, 仍在饮茶。
“……当着崔礼部呢。”宾客私语, “怎么突然提起秦家人来?”
“也该提他。”接话的人是御史大夫康修言。
他旁观多时,脸色不大好看, 冷哼一声:“梁相爷脑子糊涂,芝麻大的陈年琐事倒是记得清楚。”
康修言出身洛阳康家, 耳朵本来就灵, 加上在御史台公干多年, 对各家秘闻如数家珍, 正是个闲聊的好人选。
几位客人凑近了,恭恭敬敬问他:“敢问大夫,说的是那桩琐事啊?”
“秦家那棵独苗,除了学问好,画也好,尤擅工笔,少年成名,那手画技便是从卫协旧作中悟出来的。”
康修言冷声道:“若说当世文人谁对卫协最有研究,秦家那小子居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崔大人不乐意也没用。”
秦无疾自五岁起便临摹卫协,原本也不是为了学画。
好学如他,幼年也有贪玩的时候,每每心浮气躁,秦甘棣便把他往南亭书库一关,叫他摹先代画作磨练性情。
既是要练性子,卫协便是顶好的选择,这世上再没人比他画得细,一环云鬓雾气蒙蒙,要描发丝千笔。
五岁小娃娃哪里来的定力,听说秦公子为这事哭鼻子不止一回,等摹的次数多了,泪哭干了,方才磨平性子,执笔日益稳健,行云流水,不动声色,以至于十几岁的年纪,人物花鸟画得极其出众,自成一派,在士大夫中很有些名气。
当时秦甘棣身负盛名,一举一动都会被奉为楷模,世人赞颂他对爱子严加管教,甚至留了个句子,叫“书库养性,细笔磨心”。
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