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边也死了那么多人,何必连着打两年大仗。”朱宣尚有些侥幸的心思,小心翼翼地想要寻求点慰藉,“没准今年大部队就不过来了,彼此都想休养修养呢?”
“你忘了朔州是怎么拿回来的?”吕迟俯视舆图,面无表情地开口反驳。“戎索人把中原奴隶看得最轻贱,谁知道突然闹了个鱼死网破,最低贱的奴隶发起疯来,竟然连可汗都撵跑了,这是奇耻大辱。”
“戎索人向来有仇报仇。他们一定会来朔州。”吕迟继续道。
他目光往上动了动,眼神落在舆图最北边。
云州之外有无比粗重的一笔,那是一条横跨南北的庞然大物,墨色山脉掘地而起,纵横两千余里,与指甲大小的州县比起来,仿佛巨兽隆起的脊柱。
那是天海山所在的地方。
吕迟看一会儿就移开了视线。他上下嘴唇一碰,打碎朱宣的臆想。“等着搏命就是了。少琢磨没用的。”
--
吕迟或许不如秦无疾懂得兵法谋略,但他懂戎索人。
衣颉可汗一定会将朔州之失当作一个极大的错误,想要修正这个错误,戎索人今年秋犯最先盯上的一定是朔州。
戎索人扪心自问,当然想抢回此间重地,可他们却也不得不有所忌惮蔚州与朔州位置掐的正正好,互为犄角护卫在雁门关左右,相互勾连的铁三角已然成型。
大战对中原是消耗,对戎索也是一样,兴许消耗更多,就看谁赌得起。
草原人最钟爱的秋季缓缓而来,对于是否再次组织大军进攻,草原贵族们其实举棋不定。
事情的关键或许在于,戎索正掌握在一个年轻骁勇的帝王手中。
年轻的草原霸主十岁出头便学会了杀人,在二十多岁的年纪争得可汗之位,数年鏖战,将分崩离析的漠北收拢在自己手中,这样的人物,人生中根本没有韬光养晦四个字。
更何况阿什昆毕察手里捏着天海山,以及它那碧绿裙角之下、辽阔富庶的漠南。
首战受挫,阿什昆毕察只是习惯了按照草原的规则做事,还没来得及适应他的中原敌人。
从年轻可汗的角度看来,这并不是畏战能解决的困境。
他已经得到教训了,下一仗只会打得更好。戎索汗国的勇士永远在狩猎中生长,流着血的猛兽也是猛兽,不该给猎物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
--
阿什特部王帐之中。
正是在晚饭的时辰,帐外有人煮着肉汤,空气中浮动着乳酪膏脂厚重的咸香味。
阿什特莫曼将自己的儿子们叫到面前。
“你们的大可汗想要复仇,他绝不愿让中原人在朔州重新站稳脚跟。”
阿什特莫曼对自己亲手扶持起来的侄子十分了解,他盘膝坐在花纹繁复的毛毡长毯上,语气颇为笃定:“最多再过十日,他必定要求大军南征朔州。你们要做好杀敌的准备。”
阿什特秘然率先应声,几乎显得迫不及待:“遵命。父王。”
阿什特秘然是阿什特王膝下长子,也是他最骁勇的儿子。
可去年时候,这响当当的草原勇士面对中原人的第一仗,同样是打得稀烂。
他倒霉就倒霉在直面了关朔的刀锋。一开始他奉命绕路偷袭朔州,途中被关军烧了粮草,还能杀个蔚州校尉聊以解恨,可转过头又被关朔率领神铠营堵在半路,那真是好一通暴捶。阿什特秘然大败而逃,只得退回云州,直到现在未得机会洗清屈辱。
阿什特秘然同他们的大可汗一样,心中藏着对中原人的恨。
三王子环顾左右,突然开口:“歇历呢?”
“今天不叫他过来,他又要大吵大闹。”
“叫他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