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无疾的提醒一个字都没有错。
弩台修建之时正值春麦成熟,戎索人嗅着粮食味就摸过来了,不仅再次起了屠杀平民的主意,更是连同弩台工匠也不愿放过。
朱宣曾亲耳听见秦无疾提醒吕迟提防偷袭,如今活脱脱应验,不禁信以为神。
秦无疾不是头一次做出这样准确的预言。
他对敌军动向素来猜得很准,说有来袭,袭击便总是会应声而来……可惜这在军中并不算什么好兆头,从前甚至有人在背地里叫他乌鸦嘴,不愿听他将这些“晦气话”说出口。
秦无疾从不会因为旁人的抵触而放弃开口,于是这些非议一直都在,直到秦无疾从雁门军转入朔州军,身居高位,一人之下,有关此事的风言风语才算是彻底绝迹。
“若能猜中他们在夜里来……就更好了!”朱宣借着火光,盯住数十步之外的北蛮子,一箭射穿了他的肩膀。
“大晚上来打劫,真他娘的阴损!”
吕迟声音发冷:“从前是雁门军喜欢夜袭,尤其是荣子盛。同样的伎俩使太多,便被这群王八羔子学去了。”
“引他们去城墙下!”吕迟勒紧缰绳,传令道,“天赐的机会,就叫他们给老子试试弩!”
朱宣等人立刻回应:“是!”
黑夜里,先锋营马阵中传来不怀好意的笑声,隐藏在混乱的马蹄声里,并未引起北蛮子的注意。
这段时日工匠在弩台下连夜赶工,先锋营就轮番守在一旁护法,夜夜不缺人。
如今工匠们已经退入应安县城内,先锋营再无顾忌,朱宣等人各率一批兵马,且战且退,马阵左右穿梭,如蜂群乱舞,像是被戎索人的攻势冲散了,正濒临溃败。
北蛮子信以为真,高呼着要生擒吕迟,一路如狼似虎紧随而上,却听那土墙头上机括“咔哒”声四起。
蛮子们毛骨悚然,抬起头,看到土墙上有银星泛光,遥遥串成一条望不见尽头的长线。
入了夜,戎索人的视力比中原人好上一些,但也好得有限,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避退不及,弓弩连发,最前列的蛮军呼啦啦翻倒一片,像是被风吹倒的人肉麦田。
马声喑哑,响彻寒夜。
崭新的弩机运作起来丝滑如绸缎,机括声清脆,绕着土城墙响成一片。
弩箭势如破竹,纷纷而下。
墙头上的应安军卒目力有限,很难看清远处的情况,却能听到弩箭刺入□□的声响,就像黑夜中有猛兽正在大口咀嚼血肉。
他们的手掌微微战栗。“上弦!”“……快!上弦!”
戎索人素来懂得审时度势,见大事不好,当机立断吹起角声,转过身四散而逃,心中破口大骂。
他们此前从未听说吕迟麾下先锋营装备了弩机!
应安,豆大一个边陲小县……它本就不该有这么多弩机!
这该找谁说理去!
【作者有话说】
为什么戎索人对这个军备分配模式很意外?
中原人的军备逻辑从来是这样的资源有限,百分之七十用来防御核心,百分之三十分散到四周小城,拱卫中央。以朔州军为例,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州城,应安、善阳等地兵力少,真正打起仗来是所谓的“军事缓冲区”,不求战胜,只求传信和拖延,为核心地区的兵马调动争取时间。
但秦无疾主张换一个玩法,提升朔州边界的防卫力度,寸土必争,让戎索人也咬一口新鲜的(然后把牙崩掉)
130 秋犯
◎但凡有机会,我会亲手把他的眼睛挖出来。◎
在先锋营的看护之下, 几座弩台在坎坷和阻挠之中如期完工。
毫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