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战后清算军功,算在朱宣头上的,竟也真的足够三十条性命。
打杀声退去。
黄昏之前,血腥味逐渐在风中消散了。
吕迟背起弓来,攀在土墙上坐着,晃悠腿,居高临下监督手下军卒清点尸体,收拾战场。
他今日打这一仗只用了弓,身上干干净净的,只有头发上沾着零星土屑。
朱宣凑过来跟他说话,仰着头:“郎将。”
吕迟正在歇手,背对着远方的夕阳,缓缓按压着几乎脱力的手指,随口嗯了一声:“干嘛。”
朱宣说:“人真的杀够了呢。”
“好。”吕迟双眼碧绿,低头俯视他,知道他眼巴巴等着什么话。
“比纪天星厉害,行了吧。回去赏你肉吃。”
朱宣嘿嘿笑了两声,满意了,于是弯腰坐在墙根旁边,不再打扰他。
细细算起来,朱宣跟随吕迟已有好一段光景。
只是他们之前在朔州州城过冬,巡防多,交战少,朱宣其实并没怎么见过吕迟真正站在沙场上的模样。
而这段时间冰雪消融,戎索人频繁南犯,吕迟就跟开了闸似的,杀性如洪流,哗啦啦往戎索人身上倾倒,每每对敌,尽把人杀得胳膊腿儿乱飞。
朱宣叫他激出杀意,却又敬畏于他的杀意,心中复杂难言。
这或许就是所谓“主将”身上该有的威严吧。
朱宣靠在土墙上,远远望着面前淡绿的田地,默然想到。
--
神康三年,春夏时节。
戎索派兵南下进犯朔州应安,千人来袭,未得战果。
朔州军右旌郎将吕迟,及时驰援,率先锋营八百骑兵,拒北敌于田亩之外。
战半日,全歼之。
应安军民盛赞郎将神勇
谓其以“碧眼将军”。
127 先锋
◎你想看,我怎么不给你看?◎
这场大捷过后, 吕迟干脆不走了,领兵驻扎在应安,为大齐看守最外沿的疆域, 数月不曾南回。
应安城头上悬挂起郎将牙旗, 旗帜簇新, 在风中猎猎翻滚。
吕迟如今手中有一个先锋营, 行事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加自由。他有杀心, 更有野望, 心里清楚得很:这些在河岸边界蠢蠢欲动的北蛮子,就是先锋营最好的磨刀石。
机遇送到眼前,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吕迟得了茅承望的应允,干脆放开手脚, 率领麾下轻骑兵纵横在桑干河平原之上, 竭力钻研骑射之道,频频调整战法,数月之间,与北敌交锋大大小小数十次, 风驰电卷, 未尝败绩。
碧眼将军的声名渐渐传出应安, 直至广为人知。
吕迟战绩如此, 总能让人联想到数年以前、刚刚执掌神铠营的荣子盛,同样的少年郎将, 同样因为满身杀业而成名。
许多人都在讨论不知吕迟会不会就是是下一个荣子盛?
朱宣看热闹不嫌事大,把这话转述给吕迟听。吕迟坐在帐中卸弓弦, 闻言掀起眼皮看朱宣, 反问道:“谁说河东道就只有他一个神铠营?荣子盛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像他做什么?”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吕迟何止不怕,这是恨不得把牛角顶到老虎屁股上去了。武人多好斗,此等嚣张之言岂有不传扬的道理,经过几轮添油加醋,风言风语终于传到了荣子盛耳中。
“动嘴皮子没用处。”神铠营中郎将冷笑,目中寒光迸出。
“我且看他本事。”
--
不论外界怎么评价先锋营,如今的朱宣都无条件相信吕迟。
他跟随吕迟驻扎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