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衣颉可汗笑了一声,“自从朕年满二十,十余年间遇到的暗杀还少么?何曾差这一回!”
侉骨目色熠熠:“阿跋西将军不在府中。便总有人觉得能浑水摸鱼。恕我直言,这群中原人实在愚蠢!”
垓楚实在听不懂了,质问他:“你刚才还说他们聪明,还管他们叫高人!”
侉骨回答:“他们高明在故弄玄虚,步步为营。愚蠢在以为阿跋西不在,朔州便有可乘之机。”
侉骨望向阿什昆毕察,眼神几乎虔诚。
“只是中原人不明白,可汗所在的朔州,才是最骁勇的朔州!”
阿什昆毕察懂得他言下之意,粗糙的指腹再次擦过扳指,抬了头,竟用格外端正的汉言道:
“看来朕的‘休沐’结束了。”
--
奴刺部军械库失窃后第三日。
朔州州府与西市再次更易了旗帜。
沿途路过的戎索族人纷纷躁动起来,他们高高仰着头围绕在旗帜周围,口中高喊着长生天与可汗的圣名,久久不愿离去。
那是象征着草原王权的白狼图腾,是飘扬在整个漠北的可汗帝旗。
如今它从北方草原南下,翻越整座天海山而来,赫然飘扬在了朔州风沙之中!
86 朔州暴动
◎州府北!擒可汗!◎
帝旗飘扬的消息很快传至朔州城外, 在雁门关内外引起接连轰动。
衣颉可汗为人谨慎,一开始隐藏行踪,为的是观察雁门关形势, 不叫中原朝廷快速反应, 派大军支援死守。
他同意阿什特王的要求, 答应借兵偷袭燕水口, 在雁门关东西两翼都燃起战火, 表面上看, 是无法劝阻叔父报偿私仇,实则推波助澜,也有探清雁门关虚实之意。
而现在两国大军数次交锋,试探早就结束, 彼此的战法优劣, 双方都心知肚明,衣颉可汗原本就有南下吞并之意,帝旗举与不举不过是时间的差别。
只是没想到大军深陷蔚州,叫关朔死死牵制, 暂时无法脱身, 朔州此时又接连发生变乱, 急需他来镇定军心, 这旗便到了不得不举的时候。
阿跋西不知道为何衣颉可汗突然改了主意,但对此结果很是满意。
天之可汗, 岂有一门心思藏头露尾的道理!便踏破雁门关,为白狼祭旗!
然而阿跋西一行兵马挥师南下, 未抵长城, 却先被身着铁甲明光铠, 头戴丝缨凤翅盔的武将拦在了勾注山脚下。
阿跋西遣先行官到阵前, 问来者何人。
那铁甲武将手持红缨长戟,大笑三声,语如惊雷。
“老子是雁门关赫麾大将军甄英武!”
“今日奉命,来取尔等狗头!”
--
神康二年,夏末秋初。
蔚州、云州、勾注山下,皆是战火纷然。
就在阿跋西进攻雁门关的当口,勾注山中有一支队伍悄无声息绕过数道关隘,从宁武口出山,顺着大沙村方向急速往朔州进军。
雁门关主力几乎都在蔚州与关城,这支突袭队伍共计六千五百人,由雁门关守军、河东数州府兵拼凑而成。
部队主将,乃是雁门关游骑将军茅承望。
茅承望如今三十余岁,少年时承荫袭衔,从隘口校尉一路打成了四品下的游骑将军,军功累累,品阶比神铠营中郎将荣子盛还高出半级。
但比起锐不可当的周奉、荣子盛;悍然狂勇的甄英武……茅承望在雁门关诸将之中名气实在不大。
他这人,不显山不露水,不仅没什么远扬的威名,有时甚至低调过了头,总是叫人忘在脑后。
前些年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