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关城之中,崔闲执笔的手顿了顿:“州城何人在守?”
斥候回答:“当是骠骑将军周奉!”
其人话音未落,又有斥候进帐,手持羽箭,单膝跪地,面向崔闲、程旸、甄英武等一众文武官员高声道:“报!阿什特王军盘踞城西,昨日已开始攻城!”
崔闲久久不语。
越王程旸眉头攒紧,质问崔闲:“那阿跋西一刻未动,长史便一刻不出兵去援么!”
“此时雁门关贸然出兵,便是叫都督功亏一篑。”崔闲端坐于席间,凝视程旸,“二殿下切勿心急。”
“你究竟在等些什么?”程旸骤然起身,“本王乃是圣上亲封雁门关监军,你一个小小长史,还奈何不得我!兵马不够,本王便去向朝廷求援!数万将士陷于囹圄,比什么计谋都重要!”
甄英武坐在崔闲旁边,没想到这活在云端的皇子贵胄,能说出这珍重人命的话来,反复看他好几眼,倒是生出些赞许。
崔闲叫他步步紧逼,仍怀抱浮尘岿然不动。
两人之间如此纷争,已然发生过数次,次次由崔闲的劝慰与程旸的退让为结局,然而今天,程旸看起来并不想再退让。
正在僵持不下之际,第三人进得帐来。
“报长史!”
那人脸色惨白,冲进营帐的动作太急,甚至叫门槛绊得摔了一跤,直直扑到程旸脚下。他顾不得爬起身,高高举起手臂,将手中带着血迹的蜡丸朝上托举起来:“朔州……朔州有大变!”
秦无疾与吕迟调换在蛇腹中的谍报,途径马邑城,在商人手中辗转多日,终于送到了崔闲的面前。
【作者有话说】
时间线收一收!要开打了!
84 州府行
◎进府的可是个昧勒?!◎
崔闲读完谍报, 将沾染着血腥气的纸条递到程旸手中。
程旸大惊而后愠怒,猛地抬头盯住崔闲:“这是秦无疾的字迹。你叫他去朔州!”
“若我没记错,崔长史当年科举, 是秦甘棣亲提的探花, 理应叫他一句座师。”程旸冷冷盯着他, “长史报得好师恩。”
“才尽其用。”崔闲纹丝不动, “这便是我要等的, 也是都督要等的。二殿下, 军情紧急,以国事为重。”
“我自无私情可循。”程旸冷道,“且做你的事,成邪败邪, 自有圣上定夺!”
崔闲不知听没听进去他的威胁, 朝他拱手行礼,而后与阶下人施令道:“传代州都督府军令”
“蔚州遭袭,强敌数万,事急从权, 以代州大都督军符为凭, 代京城十六卫, 召河东道军府援兵事。”
“忻州、仪州、潞州自灵丘出兵, 岚州、石州、太原府兵自雁门关出兵,两路援蔚!”
“这等好事轮得到咱们?崔长史这回转性了!”忻州军府之中, 季正青哈哈大笑,一拍大腿, 当即叫侍从官取甲来, “去叫江瓦与孙师爷都来!整军待命, 一个时辰务必开拔!”
他抽出胯间横刀:“若谁耽搁了老子的军功, 便拿他人头来抵!”
--
此次支援的声势尤为浩大。
尤其是从雁门关出兵的三州府兵,与陈宗石麾下关军汇合,数千人出关后一路往东,军旗连天,角鼓齐鸣,煊赫无比,冲着阿什特王大后方飞驰而去。
据说崔闲给军中定了明码标价,若取阿什特莫曼人头,便是个无名小卒,也能立地升他个五品郎将。
这可不是乱说的,是雁门关亲自送到朔州去的消息。
雁门关出兵援蔚,防御吃紧,崔闲写了信,要求朔州谍探及时报告朔州动向,谨防偷袭,这张信笺凭借娑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