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2)

就连寻常朔州守军,也不知道自己的可汗此时就坐镇在州府,所以更别提雁门关人……

在他们眼中,如今虎视眈眈驻扎在朔州的主要敌人,一个是阿什特王,一个是衣颉可汗的爱将阿跋西,并没有那位草原皇帝什么事儿。

如今关朔在明他在暗,这对于衣颉可汗来说正是个好机会。

衣颉可汗低调地坐镇朔州州府,发号施令,下令阿跋西留守朔州,并亲遣阿什特王去往蔚州监督攻城。

阿什特王始终坚持要先斩关朔,再夺雁门。如今衣颉可汗派他攻打蔚州,未尝没有修补二人关系的意思。

阿什特王带领三个儿子赶赴蔚州城下,亲上战场为帅,不出五日便将蔚州重重围困,方圆五十里之内鸟兽难行。

结果显而易见,戎索军队当真在蔚州发现了关朔的踪迹。

寻常戎索士兵未曾见过谍报,不免觉得惊讶:这关朔简直像是守卫勾注山的山神,听着风声便能日行百里,怎么打到哪儿都是他?

来得好!便报昔日燕水口粪水浇头之仇!

蔚州地势平坦,戎索骑兵的优势尽显,心里还含着怨愤,几有披靡之势。

关军暂且未得突围之法,于是不显山不露水,只是蛰伏城中。

守在雁门关的甄英武担忧关朔安危,几日功夫坐不住了,欲集结大军出城支援,却当场叫崔闲拦住。

越王程旸一开始也支持出兵支援,对崔闲的阻拦困惑不解。

但他很快明白顾虑所在:“因为阿跋西还在朔州?”

“二殿下继续说说看。”崔闲温和道,“愿闻其详。”

程旸并不推脱:“雁门关三百里防线,何处都不能缺人,从始至终最紧张的就是兵员。如今甄将军欲出关解围,关城守备必定空虚。若阿跋西趁机突袭,则社稷危矣。与之相比蔚州为轻。”

程旸脸色不大好看:“可这样当真合适?眼睁睁看着关卿独守孤城不管?”

“都督半生戎马,战功赫赫,最擅长的便是守城。”

崔闲怀抱白玉拂尘,站在偌大舆图面前,面上并无急色。

“五月刚刚割过麦子,蔚州仓廪充足,前些日子从朔云粮道抢来的粮草,如今也堆在蔚州粮库之中,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此时的蔚州不该你我操心。”

崔闲继续道:“与其说阿什特王包围蔚州,不如说是都督以自己为饵,将他拖在了蔚州。”

程旸紧紧皱起眉头:“关卿向来持重,此番因何冒险?”

“因为这儿。”崔闲伸出手臂,白玉拂尘抵在舆图上一点。

崔长史轻声道:“朔州不对劲。”

--

与此同时,一队神铠营骑兵从关城赶往了燕水口。

“领代州军令,向校尉要两个人。”单春出示令牌,直抒胸臆,对卢九江道。“吕迟和秦无疾,我要带出关去。”

卢九江皱起眉头来,谨慎的性情占了上风,未曾直接点头。

他看出单春没有跟他交代原委的意思,于是只能旁敲侧击:

要带多少兵马?

何时归还?

是都督的意思、还是长史的意思?

都督当真在蔚州?

单春叫他问得麻烦,寡言少语的人站在原地,一手下垂,一手扶着刀柄,静静冷冷地盯着他。

卢九江到底不敢得罪神铠营郎将,脸上虽有些挂不住,但不得发作,只得放人。

结果吕迟自己不大乐意走。

他跟这神铠营郎将之间的恩怨还没掰扯清楚,岂愿意跟他一道出去,还得听从他的命令马首是瞻?

“你要么给我把话说清楚,要么滚蛋别碍我的眼。”吕迟跟单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