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西点头,“行。”

万雯听他们搭腔,心里不是滋味,但面上还是过得去。她冲杨平西施施然一笑,语气带着娇俏,说:“那平西,晚上开演前你记得给我发消息,我送内部票给你……们。”

杨平西没接话,倒是袁双没心没肺的,应了个“好”。

万雯离开后,袁双托着下巴看着杨平西,噙着笑揶揄道:“红颜知己?”

店里服务员送上一盆热水,杨平西把桌上的碗筷放进盆里烫了烫,一边头也不抬,像说寻常话一样,语气自如地道了句:“除了你,我没有别的红颜知己。”

“我可不敢当。”袁双顿了下,生硬地喊:“平西。”

杨平西答应了声,抬起头说:“你当得起……又又。”

他们对视了几秒,随后不约而同地笑了。

杨平西把烫好的碗筷放到袁双面前,解释似的说:“万雯是我朋友的女儿。”

“啊?”袁双讶然,“忘年交?”

“嗯。”

“没想到啊,你交友不仅地域广,年龄范围也挺广啊。”袁双啧啧称奇,又说:“那朋友的女儿,也是朋友喽?”

“关系又不能继承。”杨平西闲散道:“合得来的人才能当朋友。”

袁双觉得有道理,她瞥向杨平西,故意板着一张脸问:“咱俩算合得来吗?”

杨平西没有回答,而是指了指天花板,问了袁双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你知道吊脚楼的主要结构方式是什么吗?”

“嗯?”袁双觉得杨平西这话题转得太生硬了,但还是思考了下他的问题,虚心求教问:“是什么?”

“榫卯结构。”

袁双听完,当即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她搓了搓自己的胳膊,嫌弃道:“杨平西,你怎么这么肉麻。”

袁双埋汰完,想想又觉得很可乐,眼睛一弯,忍不住笑了。杨平西见她高兴,也勾起了唇,随着她的笑而笑。

第28章

吃完饭, 杨平西去结账,他和饭馆老板聊了两句,这才走出店,追上在巷子口看银饰的袁双, 及时拉住了要买银手镯的她。

“你想要银镯, 我找人给你打一个, 不用买。”离开了银饰店, 杨平西说。

“打银饰的手艺人你也认识?”

“嗯。”杨平西说:“苗族人喜欢银,很多寨子里都有会打银饰的手工艺人。”

“黎山寨里也有?”

杨平西点头应道:“宝山叔会打银饰, 他这段时间去城里省亲了, 等他回寨子, 可以找他给你打一个镯子。”

袁双还不熟悉黎山寨里居住的人家,所以也不知道杨平西口中的“宝山叔”是寨子里的哪一户,但这不妨碍她乐呵地应道:“好啊。”

从小巷里出来, 袁双走在房屋的阴影下,揉了揉吃圆了的肚子, 问杨平西:“我们现在去哪儿?”

“芦笙场中午有免费的表演,去看看?”

袁双扭头,似笑非笑地说:“晚上表演场有收费的演出可以看, 现在还去看免费的?”

“你这话怎么听起来, 有点酸?”杨平西垂眼,直勾勾地看着袁双。

袁双戴着墨镜, 却仍觉得杨平西的目光能透过镜片,望进她的心底。她别开眼, 飞快否认道:“我没有。”

说完, 她像是为了证明自己不酸, 大踏步地朝芦笙场走去。

每个苗寨都有一个芦笙场, 这是寨民们议事、集会、表演的地方。千户寨寨子大,芦笙场相应的也更宽广,广场四周环绕着吊脚楼和亭子,阶梯下的地面由零零碎碎五颜六色的石子铺就而成,花纹繁复,很有民族特色。

芦笙场白天很是热闹,没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