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4)

昔玉与冯琦的婚事,最后也没有退成,因为宫里太后和太妃的极力反对,也因为黄冯两家长辈的态度日渐暧昧。

冯孟淮挨了一顿打,也学了一场乖,那天到黄家去,也见识到了寿山伯爵府的富贵气象,他心里有再多的成见,也被金钱利禄化解了。咱们这位冯翰林放下对黄家的成见以后,又回家去劝他夫人,霍祎原本对黄昔玉一千一万个瞧不上,在丈夫的好说歹说之下,态度也有所松动。

冯孟淮毕竟是读圣贤书出身的,嘴皮子功夫还是不错,劝人的话,基本都在点上。先说“你现在看不起伯爵府,难道要七郎去娶六品小官的女儿吗,你忘了姜家不成”,又说“太后娘娘的旨意,咱们不办,自有人抢着办,为了给七郎讨媳妇而失了宫里的欢心,这是因小失大,是愚不可及”,一通威逼利诱下来,霍祎也没话说了,又腆着个大脸,天天往黄家跑,就跟当初讨好庆阳郡主一个嘴脸。

寿山伯爵府这边,黄启平和廖文美都没话说,或者说,他们一开始对这门亲就没有太大的意见,要不是冯孟淮两口子往死了作践人,他们早欢天喜地送了昔玉出门。冯家有钱,结成亲家以后,廖夫人就打算跟霍夫人学放印子,也把家里那一堆烂账盘一盘。如此一来,黄家所谓高门显贵,不就能再风光一阵?

说来说去,真正看不上冯琦的,只有昔玉。她母亲廖夫人这几天总在她耳边列举嫁进冯家的好处,她全听不进,只使唤小厮满城贴告示,要把她和冯琦私下签订的退婚书公之于众。

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廖文美也不怕她闹,嫁妆也不帮着绣了,开口就是:“你尽管去!最好一状告到金銮殿上,让官家替你做主!说句难听的,你就把官家请来也没用,今时今日,就连官家都得听太后的!”

“您跟父亲就决定不闻不问了吗!我不喜欢冯琦,到底还要我说多少遍!阿娘你又不是没嫁过人,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看不起我爹,你还会嫁给他吗!”

昔玉是个很坚韧的女孩子,什么时候都没有眼泪,眼眶全红了,但就是忍着不哭。她还试着同她母亲讲理,希望他们能站到她这一边看待问题。婚姻一事,其实再简单不过,一男一女,只要不讨厌,就可以在一起过活,可她从一开始就鄙视冯琦,她对他全部的理解,就只有慵懦、胆小、缺乏担当,长此以往,他们的婚后生活怎么会好?

可是廖夫人不会听她的话,在这件事上,他们根本就已经提前将结局注写。不管昔玉如何反抗,他们都只会无动于衷。

比起女儿的终身,他们还是觉得实打实的好处要更引人入胜。

黄冯两家不顾昔玉的反对,很快定下了大婚的日子。

元暮江为了赶上好兄弟大婚,带着遗怜昼夜赶路,终于在十月初回京。那时候,秋闱的榜也放得差不多了,元暮江再次落榜,为此,老太太还把遗怜叫到寿春堂,狠狠数落了一顿。

作者的话

鹅儿水

作者

2024-12-31

各位劳斯,新年快乐。今天晚上我要去偷摸找几个野地耍花炮,就更少一些啦,元旦的加更放在明天,劳驾自行去我微博主页置顶查看,爱大家,祝大家蛇年发大财,钱运滚滚来!

??五十、离开

元老太爷人虽然没了,勉强也有一些关系留下来。元暮江的事,老太太提早半个月就知道了,把况遗怜叫到跟前来,也没说太多的场面话,问了两句汝州那边的情形,又问亲事作何安排。 再嫁虽是不好听,可两家先前毕竟做过亲家,况家那边来送亲的人,按照礼节,元家还是不能装不知道,合该尽一点地主之谊的。还有就是,一女嫁二夫很容易被外头那些不知深浅的人嚼舌根,老太太好脸面,又担心况家没见识,顺带把元家的脸也丢了,多方考虑后,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