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2 / 3)

以前还有个杨仙芝,现在当然树倒猢狲散,连她也不在身边了。从官家亲政以后,韦月娥搬回慈明殿独居,她一次也没来看过她。韦月娥知道,她这是站到她儿子那边去了,要不然她就是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嫌弃她晦气,所以躲得远远的,连个面儿也不露。

一想到她,韦月娥这颗心,就更隐隐作痛。先帝宾天多久了?快十六年了吧?从她选中她的儿子当皇帝,她们俩就光明正大绑到了一块儿,这么多年,一天也没分开过。

刚开始,她们互相提防,可在一起久了,就不怎么隔膜,反而推心置腹起来。多少次韦月娥被大臣们气得大发雷霆,都是杨仙芝一手哄她。十几年间,她们光是蜜语甜言就说了不少,从来没想过鸾凤分飞。

每次有了分歧,也是杨仙芝先退一步,韦月娥再做妥协,所以她们几乎也不吵架。她明明说过的,她会永远陪着自己,事到如今,她韦月娥已无可能绝处逢生了,可杨仙芝在哪呢,她怎么还不出现?

哦,是了,她不会出现了。她儿子重掌大权,她就要当上大晟朝独一无二的太后了,她忙着这个,怎么还会贵步临贱地,来看她这样一个失意之人呢?

韦太后长叹一声,忽然间觉得特别委屈。

宫里的奴才都有一桩不可多得的好处,那就是机警。还不等宣平侯带头平乱的消息传遍内廷,韦太后这里,就已经没什么人留下来伺候。

只有一位老眼昏花的嬷嬷一直守在殿门口,她早年间受过韦太后的恩惠,因而特别忠心,韦太后撵她也不走。

“云娟,你走吧,我这里不用人了。”韦太后又一次语重心长劝她。

谁知那老嬷嬷却特别固执,一口咬定说,太后不走奴婢不走,谁敢动太后娘娘,先从奴婢的尸骨上过!她眼睛很有问题,看东西一直斜着,就连张牙舞爪也找不对方向。

韦月娥看见她这滑稽模样,反而会心一笑。

事已至此,还能有勇士相随、忠仆相伴,死而无憾了。

所有的是非成败,都留待来生罢。

韦月娥是不会对赵裕安俯首称臣的,谋反之事若不成,她一定死。早在元暮江起事逼宫以前,她就寻了借口问宫人们要水喝,剧毒无比的安乐往生药,她一下就服了十粒。生死之事,她从不想假手于人。

她现在满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她在等杨仙芝来,芸芸众生,她只想要她替自己送终。换谁都不行,一定要她才可以。

她们……

她们毕竟有过一段好时光。

等啊等,等到烛火燃尽,天光大亮,韦月娥意识都模糊了,还不见杨仙芝的人影。韦月娥不由得回忆起杨仙芝的情态,她一说起话来没完没了,跟活泼好动的家雀一样,有时候简直烦透了她,有时候又巴不得她在耳边唠唠叨叨一辈子。

比如现在。

那会儿没流尽的眼泪,又牵线似的下来了。韦月娥找不到东西擦,就举起帝王袍服,狠狠在自己脸上刮了几下。她支撑不了多久了,浑身软绵绵的,腹部火烧一般,钻心的疼。杨仙芝再不来,她们就有可能真的天人永隔,再也碰不上面了。

想想还是难过。

四肢无力坐不稳,韦月娥哐当从龙椅上跌下来,殿门口那位老嬷嬷立刻连滚带爬摸进来扶她。一个半瞎之人扶一个将死之人,想也知道是不可以的。

老嬷嬷扶不动,就趴在韦太后身上嚎啕大哭:“太后娘娘……太后娘娘……”

七窍出血,口中尤甚,韦月娥连张嘴说话都费劲。她拼尽一身力气,强压住所有不适,只问那老嬷嬷一件事:“太妃还在垂花宫么?都过了起身的时辰,她怎么还不过来?”

提到杨仙芝,那老嬷嬷哭得更凶:“太妃昨晚上已经殁了呀……自缢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