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荟姐儿拍着胸脯放话,“不用担心莺姐儿,你跟我表叔尽管出去玩,我过来陪莺姐儿住家里,家里家外我们姊妹几个商量着来。”

杨柳心里有了猜测,她看向青莺和豆姐儿,再挪回目光,笑问:“想挣钱?”

荟姐儿哈哈笑,没否认。

“行,哪天我跟你表叔出门玩了,你过来跟青莺做伴。”杨柳把茯苓杏仁糕递过去示意她拿着吃,继续说:“家里家外赚了银子都归你们,等你们长大了拿这笔银子跟着镖队出门游玩,也不用朝爹娘伸手了。”

荟姐儿目的达到,欢呼一声,跑过去搂住青莺,大声说:“我不吃了,我们在镇上已经吃过了,这是莺妹妹特意给你和我表叔带的。”

到嘴的糕点越发甜,杨柳脸上的笑就没下去过,她没问青莺是在哪儿买的,而是说她挺喜欢吃的,“青莺你啥时候去镇上再给我买一份,不要买多了。”

“好,我明天就去给你买。”青莺拍拍腰间的荷包,“我自己掏腰包。”

“等我回去也给我娘买一份带回去,就用我今天赚的银子。”荟姐儿嘀咕。

接下来几天小兄妹四个可不得闲,舞狮的行头拿了出来,整天跟着两个舞狮人练动作。山上的猴子不到天黑不回山,人坐下歇气的时候,九只猴蹿下树想去玩狮头。

怕它们把狮头弄坏了,程石不让它们碰,许诺说等祝完寿再把行头带回来随它们折腾。

“不让猴子顶狮头舞狮?”孙武问。

“人手够,不让它们去抢风头。”程石摸了把大川的背毛,他可没忘几只猴到他手里来就是因为有人觊觎它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平添麻烦。

屈指可数的日子转瞬即逝,八月初九的早上,一切准备就绪,程石和姜长威一前一后压着车队出村进镇,顶着大日头奔向县城。

八月十一是姜老爷子的七十岁整寿,家里早就开始热闹了,姜大舅请了州府有名的唱戏班来,提前三天就搭好台唱上了。武馆和镖队的人都歇下手上的活儿,换上崭新的衣裳过来跑腿帮忙。巷子里地方不够宽敞,武馆的练武场腾出来摆放流水席,来往的人说句祝词就能进去坐席吃饭。

远客在初十这天都到了,程家的空房间也都腾出来住了亲戚,很多是程石都面生的,更别提杨柳了,不知道怎么称呼她就笑,往往是前一瞬刚搭过话,转眼换身衣裳她就认不出了。

好不容易熬到正日子,一家三口穿着一新过去拜寿,姜家的四个兄弟都在,嫁出去的姑娘也都回来了,宽敞的大厅挤得几乎没地落脚。围观的亲戚都叹老爷子好福气,子孙满堂,后辈兴旺,七十岁的人了,身体还挺硬朗。

“外孙给外祖父送了什么寿礼?”人群里不知谁问了一句。

姜老爷子笑眯眯地看着,儿孙私下的小动作他哪能无所觉,那些荒唐的借口他就装作信了,就等着今日给他什么惊喜。

“猪羊满车,今天晌午大家就能吃到,到时候都多吃点,过了今日想再尝这个滋味就是过年了。”程石拉着杨柳起身,另一手牵着青莺,三个人往姜霸王走去,给接下来祝寿的人腾地方。

排在子孙后面的是姜家子侄和姜老太太那边的亲戚,进来磕头再出去,来来往往。轮到镖局和武馆里的镖师武师傅们进来祝寿时,程石和姜家兄弟牵着孩子先后借口出去,随后姜大舅姜二舅连带姜霸王也走了。

姜老爷子的心思明显不在祝寿的人身上,时不时往门外瞟一眼,等外面锣鼓声一响,他率先起身往出走。

两只大狮子争先恐后从门口往院子里挤,两边墙上还攀了两只,急促又喜庆的锣鼓声里,四只喜狮争抢着朝姜老爷子跑了去,跃上挡道的桌子,轻盈落地,围着姜老爷子摇头摆尾,把老头逗得大笑出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