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莺带着大郎二郎同赶一辆马车去镇上的巷道里吆喝叫卖,豆姐儿带着荟姐儿另赶一马车,去镇上再喊上席哥儿和芸姐儿,这四个孩子去鱼馆外摆摊卖蛋。程石把两个装铜板的钱箱分发出去,说:“天不热,别急着回来,蛋要是卖不完你们就在镇上买饭吃,卖多卖少,银子都归你们。”
青莺和豆姐儿就等这句话呢,闻言笑歪了嘴,豆姐儿俏皮道:“卖到天黑我们也要把八筐蛋给卖完了,不卖完就睡街上不回来了。”
“随你们。”程石吹个口哨,拉车的老马迈开蹄子。
村里的人看到了,打趣说:“小东家又去做生意?了不得啊。”
青莺哈哈大笑,眼珠子一转,探头问:“阿嫂,你家要不要买蛋,鸡蛋鸭蛋鹅蛋都有,鲜蛋咸蛋都不缺。”
说话的人一愣,“不买,你要是送我也能厚着脸皮接住。”
青莺“嘁”了一声,扭过头当做没听到。
四天没去卖蛋了,攒下的蛋着实不少,除去拉镇上卖的,又捡了九筐蛋下来,坤叔去挖了黄泥,春婶和雷婶就在家腌咸蛋。
程石跟姜长威去荒山上看羊,再有五天就要去县里,届时要绑十只羊五头猪送过去做菜用。
“弟妹不去?”姜长威问。
“下雨天蛇好出来游荡,她不去。”
“我不去,山道不好走。”
夫妻俩一前一后说话,姜长威噎了下,他也不想上山。
杨柳在山下蹲猴子,天晴了猴子听到声估摸着会出山找过来,她从菜园里拔了水灵灵的青菜洗干净,从花生地里拔了花生,装篮子里在堰里搓洗干净,还回家剪了葡萄。等她提葡萄过来时,猴子已经坐在光秃秃的桃子树上吃起来了。
小猴一个多月大了,才出生时毛色偏黑灰色,胎毛可能褪掉了,现在黄灿灿的,猴毛又软,大眼睛水灵灵的,坐在枝头用嫩牙咬花生,好不容易咬开一个,母猴立马探手给夺走。
“小可怜。”杨柳嘀咕,把筐里的葡萄递过去,五只大猴看见了,一窝蜂挤过来给瓜分干净。小喜还凑到她脚边蹲着吃,有小猴过来它就凶巴巴地呲牙。
“你这是在争宠?”杨柳蹲下看它大口吃葡萄,它们从林子里蹿出来,猴毛都是湿漉漉的,她摸摸它的大肚子,再拍一拍,脆响。
杨柳要回去了,猴子送她到村口,远远看见狗子蹿出来,三只带崽的母猴迅速捞着小猴往山里跑,大川跟小喜不跟走,一个劲往村里看。
“青莺不在家,挣钱去了。”杨柳说,“你们先回山,等她回来了我让她给你们送酒。”
猴子不懂她的话,捡起地上的石子树棍往狗子砸过去,甚至跑去地里挖泥巴到处乱甩。杨柳没办法,回去舀半碗枇杷酒分两杯装,两只猴闻到味儿立马消停了,抿完最后一滴酒乖乖把杯子还给她,这才满意咂嘴离开。
晌午孩子不在家,五个孩子都没回来,吃饭时清静了许多。程石跟姜长威在饭桌上商定好怎么送猪羊去县里,杨柳没插话,悠闲地在一边啃骨头吃肉抿酒喝,吃饱喝足再睡一觉,醒来听到前院有孩子的说笑声,她又眯了会儿才起床。
“鸡鸭鹅蛋都卖完了?”她走过去问,“又发了笔小财啊。”
“沾了爹娘的福,”青莺跑进屋拿来油纸包,“娘,我给你带了好吃的,快吃,我爹已经吃过了。”
五块儿茯苓杏仁糕,杏仁里还掺着鲜花酱,一口咬下去滋味挺不错,口感细腻不噎人。杨柳拿着油纸包坐台阶上慢慢吃,见荟姐儿溜溜哒哒凑过来,她递个眼神过去:有事快说。
“嘿嘿,表婶,你跟我表叔什么时候再出远门游玩啊?”荟姐儿搓着手问。
“问这做什么?反正今年不会出远门了,你妹妹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