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去试试。”豆姐儿一溜烟跑出去。

“跳脱的很,没小时候安静知礼了。”杨絮喊了一声,“长辈还在,怎么不打招呼就跑?”

“没事,都是自家小孩,不讲究虚礼。”姜霸王摆手,正好门外有驴车路过,她借口出去看看,“你们姨甥俩说说话,晌午留下吃饭?”

“改天过来,俩孩子小半个月没回去了,我接回去过个节再送来。”

这几天四个孩子都是把蛋和枇杷送去镇上就跑了,她次次扑了个空,杨絮这才过来看看。见青莺她奶在家坐镇,她也没啥可操心的,让青莺试了衣裳,尺寸没问题就带着俩孩子离开了。

青莺穿上新衣裳也没换下,进屋拿上给猴子准备的香囊和五彩线,带上狗往西山跑。

猫狗的脖子上都挂着小香囊,它们也习惯了每年都有这一遭,昂首挺胸走在人群里。

山脚下的鹅嘎嘎叫,猴子蹲的树下站了不少人,大人小孩都有,拿着买来的枇杷摘来的野果逗树上的猴子下来,猴子一直不搭理,看到青莺过来才麻溜下树。

“娘!我摸到了!”

“哇,猴子比我还高!”

吵吵嚷嚷的声音引来了其他看花摘果的人,大川不耐烦地吼叫一声,捡起根棍子扬起来威胁,前一瞬还伸手摸猴毛的人迅速收回手。

“咋回事?”刀疤脸粗着声音过来,“不是说了不能打扰猴子?想挠花脸?”

“想喂它们吃的,你看看,这些东西都是给它们带的。”梳着双螺髻的姑娘打开提篮,里面除了枇杷和糕点外,还有一碗半青半红的樱桃。

青莺摇头,把香囊给猴子挂脖子上,五彩线松松垮垮地绑在手腕上,说:“谢阿姐好意,猴子在山里不缺吃的,往后再来不用带了,也不用喂它们,你们喜欢站一旁看看就好。”

姑娘不死心,把提篮往猴子面前递,被小喜推开,见她又凑过来,一把夺过来扔得远远的。

“你……”双螺髻姑娘变了脸,瞬间觉得猴子面目可憎起来。

五只猴里要属小喜野性最重,大川是公猴虽然脾气躁,但不会冲人动手,也不会干掀摊子的事。唯有小喜,小时候就进山了,没被人类驯服,它喜欢的人就那几个,遇到讨厌的瞬间变脸是常事。

“散了散了,这猴是主家买来养在山里的,就像家里的狗,没主人同意你不能碰。”刀疤脸指了下篱笆外守着的五只狗,狗子体型大,路过的人都绕着它们走。

人散了,青莺摸摸母猴的肚子,指挥它们上树。

“让它们回山吧,动不动有人去打扰,烦的很。”刀疤脸说。

“才不要,山是我家的,猴子想到哪儿就到哪儿。”青莺背着手带着狗往山上走,说:“师伯你放心,猴子爱热闹,它们要是烦了会自己回山的。”

平时过来赏花摘菇子的多是妇人带小孩,端午这日过来游玩的多是生面孔,未嫁的姑娘和身穿青衿的书生。这些人不会要求亲自来捡鸡蛋捡鸭蛋,更不会在腐叶湿土里翻找松菇,山里挺安静的,只有鸟叫和鸡鸣,间或夹杂着隐隐的羊咩。

青莺去松林里转一圈,再去猪活动的地儿转转,遇到魏镖师在清扫猪粪,她过去唠唠嗑。

“小东家,当家的感觉如何?”魏镖师调侃道。

青莺叹口气,“有些累,太忙了,我睁眼就有事做。”

这老练的话惹人发笑,魏镖师心想她都不会偷懒肯定忙累,程石在家时十天半个月想起来了才会过来看看猪看看羊,轮到这丫头,每天都要来转一圈。

“赚的银子也不少吧?”

青莺嘻嘻一笑,避而不答:“我下山了。”

五只狗见她要走,连忙撵上去一起下山,到了山脚,红薯冲树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