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石点头往外走, 吹了个响哨, 刘栓子赶着牛车打头走前面开路, 后面的牛车一个个蜿蜒跟上。徐襄公坐骡车里探出窗户对杨柳比了个手势,“这几天多谢款待,哪天去县里了我请你们夫妻俩吃饭。”

“好,去县里了一定拜访。”杨柳扬起手。

程石的马车走在最后,牛车走光了他坐上车辕扬起马鞭, 再一次嘱咐:“我不在家你不许去镇上开铺。”

杨柳都懒得理他, 她又不是掉钱眼里想钱想疯了, 但看他一副不放心的样儿,没好气道:“知道了,不去。”

“回来给你带礼物。”程石关上油布门,车轮碾在雪上沙沙作响。

目送车马出了村,村里的人转身进屋关上门,杨柳也搓了搓手回屋烤火。

“趁阿石不在家,我们吃顿好的,晌午炖只猪腿如何?”春婶刚洗完碗出来,看火炉子上烤着板栗,她拿了几颗在手里,“还是吃别的?小柳你想吃什么?”

“这刚吃完早饭。”

“要是炖肉我得提前拿出来泡着。”

杨柳想了想,说想吃干鲍汤烫黄豆芽,还想吃虾,这几天有外人在,又是大胃口,春婶都没舍得炖海货。

“成,我这就去倒一碟出来泡着。”肩头的雪刚化,春婶又转身出去。

墙头的猫突然大叫一声,杨柳掀开棉帘走到廊下,“红薯!进来,人家猫又没惹你。”

五只狗送程石出了村在村里溜达了一圈才回来,狗腿上湿淋淋的,挨了训老实了一会儿,等女主人进屋了,又跑里跑外盯着墙头屋顶的野猫。

*

村里人都在猫冬,去镇上赶集的人极少,野外没有人烟,雪地里只有浅浅的鸟爪印,一直到进了镇,才有热闹的人声。绕过街巷出了镇,又是人烟罕至,但通往县里的官道上有了车轮印。

难得走出老镇,杨老汉不乐意坐在黑洞洞的马车里,他跟女婿说想坐车辕上看看。

“路上都是雪,也没什么好看的。算了,你要是觉得冷再坐进去。”程石往一边挪挪,把怀里的水囊递给老丈人捂手,“早知道该给你带件披风的。”

老汉要强还嘴硬,说不冷,袖着手缩着脖看了会儿,被冻得说没什么好看的,跟村里一样,抖着肩又进了马车盖上被子。

“该。”杨母骂他净添乱。

杨老汉指了指车门,要她小点声,他在女婿面前要面子。没过一会儿又压低了声音说挣钱难,大冷的天,赶牛车的没个遮挡,冷风能把人吹透。

赶牛车的确实冷,穿着大棉袄捂着脸蒙子,缩着脖只差缩成一坨,还是越来越冷,腿脚都没了感觉,没多大一会儿就熬不住了,跳下车下地走路,动一动还暖和些。

脚程慢,路上也没歇,到了风林镇还是过了晌,程石找了家食铺,让人煮一锅羊汤再烙些个大饼。等食的功夫,村里的人把盖着肉的稻草卷一捆下来喂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