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2 / 3)

孟家好几趟,孟海平也依旧没松口。

在他看来自己的女儿还小,长大了她想做什么哪里说得准,哪能这么早早地就替她把未来给定下。

后来孟家出了事,人人都避之不及。那时候的高新濂刚被父亲送去白鹿书院读书,他想来孟家看看但是家里说什么都不肯。

之后又不断听说孟家乱了,孟半烟一个女子抛头露面在外面做生意,又泼辣又心狠,时间一长他也就渐渐熄了去找她的心。就更别说曾经在心里一闪而过,去跟爹娘说想要求娶孟半烟的打算。

但孟半烟太不消停了,这些年不管是在潭城县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是孟海平死而复生她寸步不让守住家产,或是她去京城嫁入高门,总有源源不断的消息传到高新濂耳中。

人总是会对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耿耿于怀,尤其像高新濂这种年纪轻轻就读书小成的才子。功名上一帆风顺,就总想着还得有红袖添香就更好了。

当初孟家出事以后,高家并没有出手相助,两家的亲事自然就此搁置。之后高父也没再着急替儿子找定下一门亲事,而是只挑了两个温柔小意的通房放在高新濂身边。

高家已经打定了主意,要等儿子考上举人进士,身上有了功名再给儿子找门当户对的人家。

这么一来,一直没成亲的高新濂心里那点说不出口的小九九就越发时不常地蹦出来刺挠他一下。要是当年娶了孟半烟呢,即便不能娶个商户女做正妻,也能纳回家当爱妾啊。

毕竟孟家家产丰厚,孟海平又死而复生成了侯府的姑爷,真能结下这门亲事,自己又何必再等三年积攒名声人脉,直接入京科考,说不定如今已经能金榜题名了。

这样的心思除了高新濂无人知晓,直到此时此刻看着被武承安扶下马车的美妇人,心里的嫉妒和懊恼才杂糅在一起,冲上心尖。

孟半烟其实不大记得高新濂这个人,毕竟高家不算商户自己当家的时候跟他们家压根没往来,这会儿看见站在沈炯身边,目光灼灼看向自己的男人,也只是觉得好像有些眼熟。

倒是武承安心思缜密又敏感,跟着沈炯回到他在书院里住的院落,坐下说了一小会儿话,就能断定这个姓高的举人绝对心思不单纯。

但他也没说什么,反而是转过身把来的路上孟半烟说起沈炯的话,绘声绘色学给了老爷子听。

逗得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又连身唤管事去把他藏在私库里的几方好砚拿出来,一股脑全要送给还压根不知道是男是女的增外孙。

孟半烟做生意这么多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厉害得很,一个沈炯随随便便就被她哄得眉开眼笑,她压根就没注意到武承安和高新濂之间的暗流涌动。

两人在书院里安置好以后,下午武承安去沈炯跟前,孟半烟则自己一个人去了隔壁的庙里。

照例给安福寺捐过香油,孟半烟又绕到一旁偏殿里找到自家供着的牌位上香叩拜。正抬头看着孟海平的牌位,犹豫到底是不是该撤了,却不想身后站了个一直想要跟她单独说话的高新濂。

回了家的孟半烟有些大意,来庙里谁也没带。孟半烟发现高新濂的时候,他已经站得离自己很近了。没有话本子里的惊慌失措,孟半烟第一时间就把出门一定会藏在袖笼里的匕首抽了出来。

“你是谁,怎么走到我后面一点动静都没有,凑这么近要干嘛。”

“你不记得我了?”

“你是外公的学生,是吧。”

匕首被孟半烟攥得死死的,高新濂忍不住往后退了两步。他只是个书生,见着兵器还是本能发憷。

孟半烟也紧张,毕竟现在自己大着肚子,别再闹出什么祸事来自己吃亏。好在武承安是个没了夫人不行的,知道孟半烟来了安福寺,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