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上腰巾就开始收拾锅碗瓢盆,把凳子叠起来,江盈知忙拦住她,“阿姑,我会收的。”

“我闲着没事做,”王三娘撤了炉子的炭火,夹出来扔进小桶里,连续把活全给干完,一个人提着装了几十口碗的木桶上了船。

把一碗面吃出的活劲,全在这一通里消耗掉,坐在船上回去时,王三娘是想明白了。

活着活着,苦嚼碎了也得活。

哪有什么过不去的潮头关。

只她清醒过来,她拍着大腿,越想越亏,“白搭了一百五十文进去。”

江盈知在另一条船上哈哈笑,缩在各种器具里,给她支招,“阿姑我跟你说,你喊一百五十遍强胜,这花出去的钱就回了本,天天喊,年年喊,简直稳赚。”

“这主意好,”陈大发附和。

一时两条船上的人都笑起来。

王三娘也接受了,又强迫西塘关众人改称呼,她自己每天至少连名带姓地叫二十遍陈强胜,她说这样好早日回本,弄得人哭笑不得。

后面江盈知叫陈强胜以后都跟她们一起出摊,之前只说是帮阵忙,这会儿却给他寻了个正经营生,也不用每日待在家里。

一日能有四五十文的赚头,陈强胜自然答应,也活得更有盼头。

一晃日子往后数了好几天,照常出摊,江盈知还学划船,渐渐地也能自己划到渔港。

生意渐渐安稳下来,这天,从明府来的航船停靠在渔港。

李翠文的丈夫来到摊子上,捎来一袋东西,和一封信。

江盈知拆开看了信里的内容,面上露出些许惊讶。

小梅忙问,“怎么了,是我晚娘出了事吗?”

“不是,”江盈知收起信,她看着小梅说,“是你晚娘要回来了。”

第24章 虾仁猪肉水煎包

“啊, 我晚娘要回来了?”小梅喃喃自语,颇为不敢相信。

江盈知点点头,又展开李翠文的信, 上面写道:我到了明府便去石员外那走了一趟, 周巧女到了石员外亲戚家里,我见了她。

她瞧着挺好,说月月都托人捎了东西来, 叫我问问小梅可有收到?我又跟她说了你的事情, 她便再也坐不住,隔日来找我, 说向主家告了半月假, 要回来一趟。

另外我托我男人给你捎了一袋香料, 里面有胡桃壳、茶叶、桂皮和茴香,待他送到不久便是立夏, 小满你拿去煮茶叶蛋。

另有一袋糯米和糯米粉, 全是香子糯, 味道颇好, 不要拿去蒸蚕豆糯米饭,做雪团和米鸭蛋,附了一袋松花粉, 多尝尝鲜。

一时来不及备礼, 只略送了些,……

最后写道:望下回小满你来明府做客。

江盈知看着桌上的东西, 无一不妥帖, 想着还些礼回去, 一时又想到周巧女不日便要回来,让她有点猝不及防。

当时让李翠文捎的信上并未说她的事情, 而是让李翠文当面与周巧女说,不料人竟半日也待不住,便急急要回来。

“你晚娘待你可真好,”江盈知说,把信上说的念给小梅听。

小梅听了后,先是喜上眉梢,感念她晚娘无事,又待回来看她和海娃。而后立马皱眉,气鼓鼓地道,“定是那捎东西的,全昧了下来,怪不得我说怎么小几个月没见过他了,次次去寻,总也寻不到。”

说完后,又急忙看向江盈知,怕她误会周巧女来了要赶她走,“我晚娘应当只是来瞧瞧,我到时候同她好好说说,她人脾气其实还挺好,”

江盈知站起身来,把信件贴身放好,拍拍小梅的头,“你岁数这样轻,怎么心思倒重,”

“我可不小了,到明年都能嫁人了,”小梅嘟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