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得一上一下像是在搞杂技,却让大家真看清了,那么一只大虾,有人伸出手掌比了比,反正比手掌要长,不由嘶了声。

“海里的巨虾都被你们搞来了,”有个年轻人说,“虾须可留下了,多的话还能编个虾须帘。”

“小满啊,买了这虾,壳也能带走吧,我拿回去洗了挂在墙上,充作一条龙,瞧瞧多气派。”

一时大家见了这虾全都兴奋起来,来食铺里吃的,也多是有些家底的,六十六一只大龙虾,虽然觉得有些贵,却都赶紧翻出腰包来,开始数钱,争先恐后地买。

买了龙虾不吃,连盘子都要一起带走,说明日来还,全都这样做,要不是这些盘子全是旧的,江盈知都想说让他们在这吃完。

这堆买了龙虾的人,手里牢牢端着盘子,然后穿街过巷走回自家,回自家前呢,路过相熟的铺面要说事,也不进去,而是在门口喊,“你说啥,害,我赶着回家呢,你瞧瞧,这我刚从四时鲜铺面里买的龙虾,六十六一只呢,可不得赶紧回去吃。”

“啊,李婶啊,这是啥,可不就是龙虾,没见过,这回你不就见到了,在哪买的,四时鲜那个铺子你知道吧,赶紧去吧,晚了可就没了。”

一个个拿着龙虾的人,面色瞧着不喜,可那炫耀的语气只要耳朵没问题,谁都听得出来。

有的更过分,直接把龙虾端到里镇酒楼里,当着面问有没有这个卖。

继蟹黄汤包后,一堆酒楼食铺的烧菜师傅被问住,这会儿倒是有几个动摇了,要什么面子,赶紧的到人家铺子里买来尝尝吧。

结果到了四时鲜,问了六遍,只得到一句没了,要吃得两天后,没有龙虾了。

让这群人心都碎了,忍住想要脱口而出的哀嚎。

江盈知瞧他们面色不对,就说:“要不尝尝面拖蟹,这还有不少,白送你们尝一只。”

面拖蟹,海浦哪家不会做,就是把小螃蟹剁成两半,裹了面糊下锅炸,没啥吃头。

但是这群人坐下了,就想着挑挑刺,哪有人能把家常风味都做好吃的,还在那相互嘀咕,说四时鲜是占了食材的便宜,才能做得这么好。

不过等这盘面拖蟹上来,倒不是那种家里烧的,炸了蟹后还要倒上面糊,弄得黏黏糊糊,跟毛豆一起烧,吃毛豆还能吃到没有打散的面疙瘩。

蟹一般都用赶海来的小蟹,有没有蟹膏都可以,就是吃个炸后的脆感,壳在嘴里嚼碎,全都嚼完吐出来,有点蟹的鲜甜就可以。

不过这盘面拖蟹,没有黏糊的面糊,全部的面糊都在油炸的时候,牢牢包裹在了蟹的身上,炸得金黄,却又觉得有种在汤里煮过的,面糊带着点湿润。

有个食铺店家专门做蟹的,他嫌不地道,手却很诚实地拿了过来,嗅了嗅,香气重,但不知道是什么香料。

他握着蟹腿,把半边裹了蟹糊的蟹身转过来,嗦了一口,能吸出里头的汤汁,全都在这面糊里,又咬了口,面糊连同蟹壳全都进嘴,就听着嘎吱嘎吱的脆响。

食铺店家脸上的神情也从一开始的嫌弃,到后头,他连壳都舍不得吐出来,嚼到不能再嚼,才吐出来转吃别的。

旁边人问他味道怎么样,他说:“要不我把铺子关了,到这里来给人家打下手算了,只要她给我口吃的。”

“真够出息的,”有个人不信,撇了撇嘴,然后等他吃完,嗦了嗦手,在那感慨,“你说咋就有人能把每家常吃的,都做得这么好呢。”

“你干啥去?”

“我当然买面拖蟹去,多买点,我留着晚上吃。”

来吃的同行反正是心服口服,回去又同其他人讲起,早就吃过的人说:“都说了人家有真本事,你们到这会儿还不信。”

“你咋还带了被